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 的风暴

《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 的风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批判佛教的本质及其缘起”,主要表明批判佛教思想的本质和产生的背景。保罗·史万森(Paul Swanson)的文章《他们为何说样不是佛教》详细概述了袴谷、松本和其他学者有关批判佛教的观念,以及他们的著作在学术和教派领域里所引起的反响。他的结论是,批判佛教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批判:佛教学的、宗派的和社会的。丹·拉斯豪斯(Dan Lusthaus)在他的论文“批判佛教与回归源头”中,运用更广泛的历史观念,把批判佛教理解为历史发展多元性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并视之为古代以来有关如来藏思想争论的延伸(或再现)。
袴谷在《批判哲学对抗场所哲学》一文中,借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批判方法与维柯(Giambattista Vico)对于修辞的强调这一对峙来解释批判哲学与场所哲学的对立,并指责近来日本对场所哲学的偏爱是一种思想上的疾病。他指出,这一疾病的主要危险在于“借权威的声音以兜售自己的修辞”。袴谷在文章中也质疑自己是否应用了权威的声音。我自己的论文《厌惧场所》,试图澄清袴谷对“场所哲学的批判”。我分别从亚里士多德逻辑论典、维柯的思想、袴谷所批判的十八世纪主要场所哲学家的思想观念,以及被挎谷攻击为某些东亚传统中一致性或顺从性的意识形态,像道家与日本“和”的哲学等方面,去厘清场所观念的本来意义。
袴谷在《批判哲学对抗场所哲学》一文中,借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批判方法与维柯(Giambattista Vico)对于修辞的强调这一对峙来解释批判哲学与场所哲学的对立,并指责近来日本对场所哲学的偏爱是一种思想上的疾病。他指出,这一疾病的主要危险在于“借权威的声音以兜售自己的修辞”。袴谷在文章中也质疑自己是否应用了权威的声音。我自己的论文《厌惧场所》,试图澄清袴谷对“场所哲学的批判”。我分别从亚里士多德逻辑论典、维柯的思想、袴谷所批判的十八世纪主要场所哲学家的思想观念,以及被挎谷攻击为某些东亚传统中一致性或顺从性的意识形态,像道家与日本“和”的哲学等方面,去厘清场所观念的本来意义。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