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镜铨(上下)
作者:(唐)杜甫 著,(清)杨伦 笺注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3
丛书: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页数:1167
定价:78.00 元
ISBN-10:7532523942
ISBN-13:9787532523948
去豆瓣看看 卷之一
游龙门奉先寺
望狱
登仓州城楼
题张氏隐居二首
刘九法曹石门宴集
与许主簿游南池
对雨书怀邀许主簿
巳上人茅齐
房兵曹胡马
查看完整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出生于河南巩县,死后葬于家乡巩县。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杜诗镜铨(套装上下册)》是清代的杨伦对杜甫诗文的诠注。杨伦为诠注以精简著称,不附会,不予会,不呈博,平正通达。本书是对杜诗加深了解的一部好书。
杜拾遗集诗学大成,其诗不可注,亦不必注。何也?公原本忠孝,根柢经史,沉酣于百家六艺之书,穷天地民物古今之变,历山川兵火治乱兴衰之迹;一官废黜,万里饥驱,平生感愤愁苦之况,一一托之歌诗,以涵泳其性情,发挥其才智;后人未读公所读之书,未历公所历之境,徒事管窥蠡测,穿凿附会,刺刺不休,自矜援引浩博,真同痴人说梦,于古人以意逆志主义,毫无当也。此公诗之不可注也。公崛趄盛唐,绍承家学,其诗发源于三百篇及楚骚、汉魏乐府,吸羣书之芳润,撷百代之精英,抒写胸臆,镕铸伟辞,以鸿博绝丽之学,自成一家言;气格超绝处,全在寄托遥深,酝酿醇厚,其味渊然以长,其光油然以深,言在此而意在彼,欲今后之读诗者,深思而自得之;此公诗之不必注也。
卷之一
游龙门奉先寺
望狱
登仓州城楼
题张氏隐居二首
刘九法曹石门宴集
与许主簿游南池
对雨书怀邀许主簿
巳上人茅齐
房兵曹胡马
过宋员外之部旧庄
夜宴左氏庄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
龙门
李监二首
赠李白
陪李北海历下亭
同李太守登历下新亭
昔山湖亭怀李员外
赠李白
与李白同寻范隐居
郑驸马宅宴洞中
饮中八仙歌
今夕行
赠汝阳王二十韵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寄河南韦丈人
赠韦左丞丈济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冬日竭玄元后帝庙
高都护骢马行
赠翰林张四学士
赠陈二补关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送孔巢父归江东
兵车行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病后过王倚饮歌
示从孙济
杜位宅守岁
元都坛歌寄元逸
卷之二
乐游园歌
曲江三章章五句
……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读书堂杜工部文集注解目录
卷之一
卷之二
附录
^ 收 起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出生于河南巩县,死后葬于家乡巩县。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杜诗镜铨(套装上下册)》是清代的杨伦对杜甫诗文的诠注。杨伦为诠注以精简著称,不附会,不予会,不呈博,平正通达。本书是对杜诗加深了解的一部好书。
杜拾遗集诗学大成,其诗不可注,亦不必注。何也?公原本忠孝,根柢经史,沉酣于百家六艺之书,穷天地民物古今之变,历山川兵火治乱兴衰之迹;一官废黜,万里饥驱,平生感愤愁苦之况,一一托之歌诗,以涵泳其性情,发挥其才智;后人未读公所读之书,未历公所历之境,徒事管窥蠡测,穿凿附会,刺刺不休,自矜援引浩博,真同痴人说梦,于古人以意逆志主义,毫无当也。此公诗之不可注也。公崛趄盛唐,绍承家学,其诗发源于三百篇及楚骚、汉魏乐府,吸羣书之芳润,撷百代之精英,抒写胸臆,镕铸伟辞,以鸿博绝丽之学,自成一家言;气格超绝处,全在寄托遥深,酝酿醇厚,其味渊然以长,其光油然以深,言在此而意在彼,欲今后之读诗者,深思而自得之;此公诗之不必注也。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