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研究入门(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作者:彭林 著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1
页数:255
定价:20.00 元
ISBN-13:9787309084160
ISBN-10:7309084160
去豆瓣看看 序
第一章 三礼研究的历史
一、先秦:从礼制到礼学
二、两汉:三礼之学的成熟
三、魏晋南北朝:郑王之争
四、隋唐:《三礼义疏》问世
五、宋元明:礼学积衰
六、清:礼学极盛
七、近现代:礼学的复兴与转型
第二章 三礼研究的方法
查看完整 彭林,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等,点校《仪礼注疏》、《周礼注疏》、《礼经释例》、《观堂集林》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馀篇。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不同体系的文化,有各自的脉络,所以彼此需要对话与交流。这里的前提是,我们必须透彻地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寻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个性,然后我们才有资格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体系庞大,内涵湛深,它的核心是什么?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把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或称礼乐),他说:“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①近代以来,儒学与礼不断被妖魔化,以致不少人不知礼为何物,以为礼无非就是三跪九叩之类。甚至有些学者也感到无法接受钱先生的说法。
序
第一章 三礼研究的历史
一、先秦:从礼制到礼学
二、两汉:三礼之学的成熟
三、魏晋南北朝:郑王之争
四、隋唐:《三礼义疏》问世
五、宋元明:礼学积衰
六、清:礼学极盛
七、近现代:礼学的复兴与转型
第二章 三礼研究的方法
一、由“小学”切入
二、从礼学思想切入
三、名物考订
四、与考古学结合
五、会通群经
六、礼学史的研究
第三章 三礼研究的范例
一、凌廷堪的《礼经释例》
二、王国维的彝器名物研究
三、钱穆的《周官著作时代考》
四、沈文倬关于《仪礼-士丧礼》握手之制的考证
第四章 三礼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一、礼学缘何不振
二、需要着力的问题
附录三礼研究论著要目
跋
^ 收 起 彭林,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周礼》、《仪礼》、《礼记》的研究,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等,点校《仪礼注疏》、《周礼注疏》、《礼经释例》、《观堂集林》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馀篇。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不同体系的文化,有各自的脉络,所以彼此需要对话与交流。这里的前提是,我们必须透彻地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寻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个性,然后我们才有资格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体系庞大,内涵湛深,它的核心是什么?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把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或称礼乐),他说:“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①近代以来,儒学与礼不断被妖魔化,以致不少人不知礼为何物,以为礼无非就是三跪九叩之类。甚至有些学者也感到无法接受钱先生的说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