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学微言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原本大学微言》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入学子必读的教科书。文中以“明明德”、“亲民”、“至善”为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对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原本大学微言》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原本大学微言》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原本大学微言》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对《原本大学微言》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揭示,给人以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3年1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第一篇 开宗明义
一、原本《大学》的原貌
二、从教授来访说起
自幼诵读益处多
但开风气不为师
三、沉冤莫白的“四书”
被误用于考取功名
变本加厉的新八股
四、书生大半出农村
传统的农村生活
农村自动自发的教育
五、启蒙教育的审思
一夜发白《千字文》
先学做人,再谈政治
六、乌鸦式的读书法
但求能够写信记账
学童“齐放好喉咙”
七、先摆几个方块阵
“道”字的五个内涵
“德”字的内涵
“天”字的五个内涵
八、大人之学的探讨
怎样才算是“‘大人”?
《乾卦?文言》新解
还它的本来面目
九、中原文化的精品
北方与南方的文学风格
《大学》首文竟可以治病!
十、《大学》修养的次第
四纲、七证、八目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十一、朱晦翁昧改《大学》
“亲民”改作“新民”!
擅自改编《大学》次序
一字之差的故事
十二、“明明德”要“明”什么?
宋德理学兴起的背景
朱子“虚灵不昧”说的探究
第二篇 七证的修养功夫
十三、千古难明唯自“知”
谢谢你没有说破
“浑沌”竟不得好报!
十四、泪流不“止”问如何
“知”与“止”的互动关系
吹毛用了急须磨
十五、实在难能说一“定”
“止”与“定”的因果关系
九次第定的修证功夫
“觉”与“观”的四个层次
十六、宁“静”致远究如何
重点在“淡泊”上
“动”与“静”的现象
形而上之道的“静”
千斤之重的“能”字
十七、无处将心为汝“安”
须先做到身心“轻安”
彻底“安心”的故事
十八、众里寻他千百“度”
“虑”及“思”“想”的意义
“虑而得”的道理
第三篇 内明之学
十九、万古帝王师之学
曾子“内圣外王”的大手笔
庄子所见略同
“圣王”须德术兼备
二十、知所先后的知性
胎儿是否有“知”?
王阳明如何“致知”?
明辨“能知”与“所知”
“生而神灵”参《内经》
二一、致知与格物
从“知人”到“知物”之性
《易经?系传》可旁通
穷理尽性,以济天下
二二、智知万物自知难
看万物如何分类
仁民爱物天下平
二三、物欲催人肯自怜
反观人类发展史
东西方分野的关键
追逐消费的危机
二四、身心情智与物化
人身只有使用权
从《内经》看修身的内涵
心物一元防“物化”
二五、诚意正心修身与知至
从“性”到“性理”之学
自性如何“止于至善”?
由“意”衍生的各种心态
心、意、识(知性)的差别
从人身生命的形成说起
行为大半受情绪影响
二六、尧舜不来周孔远
尧舜周公的好榜样
孔子重视仁民爱物而尊王
第四篇 外用之学
二七、三代以后的帝王与平民
“齐家”的妇女真伟大
帝王家庭问题多
管仲与齐桓公的精彩对话
二八、帝王样板齐桓公
真正的政治家是什么?
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物?
管仲怎么报答鲍叔牙?
今天还须向管仲借镜
二九、身世堪怜一霸君
一统中国的历史背景
吕不韦的“奇货”投资计划
秦始皇从整顿宫闱着手
秦始皇的性格是如何形成?
秦始皇的一封亲笔信
灭六国者,六国也
三十、秦始皇治国之道评议
奉行秦孝公以来的法治
焚书坑儒事件的真相
郡县为中央的“分公司”
张良一席关键性的盘算
三一、历代帝王修身齐家有几人?
“修身”从自我批评做起
大舜孝感天地平天下
三二、刘邦打天下而不能“齐家”
从刘邦的“龙颜”说起
“豁达”背后的身世和性格
“骄纵”的吕后实在不简单
史书给刘邦的短评
刘邦与吕后之间的钩心斗角
为刘汉后代的悲剧奏了序曲
三三、慈惠爱人的汉文帝
得力于母亲的教诲
两封信就化解了两场兵灾
贾谊堪问唯鬼神
汉武帝、元帝文化政策的流弊
第五篇 内外兼修之道
三四、从自净其“音”做起
原本《大学》自释“诚意”的八正知
自欺、欺人、被人欺三步曲
“慎独”要慎什么样的“独”?
“诚于中,形于外”的深远道理
学养须从日常行事中过来
总结历史人物经验在“自明”
君子为什么“无所不用其极”?
“诚意”在外用上也须“知止”
三五、修身与正心
人身难得要珍惜
“心”能转“身”的道理
管子有关身心的学说
庄子特别为残障者加油!
中印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修身的重点在正其心
三六、中国文化传统的“家”
祠堂曾是社会安定的基石
“社会福利”工作由来已久
从“张公百忍”的故事说起
尧可不愿多子多孙哪!
三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修身齐家的五个心理问题
由“亲爱”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故事
由“贱恶”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故事
从“畏敬”鬼神说到近代“人造神”
从史实中领悟“畏敬”的正反道理
从史实中体会“哀矜”的正反作用
从史实中了解“敖惰”的心理背景
给自己、父母、领导人的启示
第六篇 齐家治国
三八、从治国必齐其家说起
中国上古社会以“礼治”为主
谈“民主”要从自己身上做起
三九、周室治国齐家的故事
“三太”的母仪
太伯推位让国的遗风
周末第一文化大使——季札
孝、弟、慈的道理
推位让国与统一江山
四十、治国当家的原则
自知与知人
出使西藏的禅宗大师
从清朝得到的历史教训
四一、法治与治法
为什么“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制定法令的基本原则
多做好事才是真修行、真学问
四二、先看《诗经》怎么说
“宜室宜家”的深意
温柔敦厚的诗教
四三、炼石补天靠母性
从“只知有母”到“女主内”的演变
“三从四德”的时代意义
四四、治国齐家项女宝
从“妇德”到“母仪天下”
“为政”不等于“政治”
第七篇 治国平天下
四五、人世难能天下平
先了解“天下”的原义
什么叫“絜矩之道”?
四六、天秤不自作低昂
当政者“不中不正”的后果
先“立德”才能得民心
当政者特别要注意一言一行
“财”“货”的原义
刘邦、李渊、朱元璋的老实话
四七、上台容易下台难
阿斗与孙皓的对比
刘毅的大胆直言
四八、魏晋南北朝的时代
要了解当时的三个关键问题
“胡”“华”民族的混和
胡汉文化的另一面
石勒与佛图澄的故事
苻坚见不到鸠摩罗什
儒家沉寂、佛家昌盛的时代
四九、南朝权位戏连场
刘准、萧衍、萧绎、陈叔宝的故事
杨坚、杨广父子的故事
谁能逃避无形的因果定律?
五十、所治在法,能治在人
曾子从《秦誓》上发挥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 蹇叔哭师”的故事
由余论文化与文明之辨
怎样对待邻国的圣人
从三方面来看秦穆公
五一、义利之辨的财经学说
民富即国富,国富则民强
注重财政的名相、名臣
曾子处义利之间的故事
如果孔门弟子少了子贡,行吗?
《货殖列传》的妙论卓见
第八篇 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
五二、宋儒程明道《定性书》点滴
从佛教传入到理学的兴起
康熙善学《定性书》
五三、“四书”、“五经”和中国文化
五经博士的开始
玄学和玄谈的时代
唐代文艺辉煌的风韵
儒佛道与唐代文化
百丈禅师与吕纯阳的深远影响
《原道》与《复性书》的出现
五四、儒家经学与李唐五代
五代是第二次南北朝的开始
李嗣源的向无祷祝
五五、两宋守文弱主的由来
杜太后“母仪可风”
“烛影斧声”的疑案
宋真宗神道设教的愚民政策
五六、宋初文运和宋儒理学
文运鼎盛的前因
钱若水一番有骨气的话
范仲淹是真正的儒宗儒行
栽培宋初一代大儒
北宋后期儒林道学的现象
苏东坡对神宗的建议
五七、南宋王朝和四书章句
宋高宗两道互相矛盾的诏书
评朱子所谓“帝王之学”
主张学以致用的名儒
五八、蒙古西征与西方人的误解
成吉思汗为何西征?
以藏密为主之下的儒家
五九、明清的科举与宋儒的理学
为朱元璋做个心理分析
科举取士的利弊
阳明学说的兴起
总结明朝的政治文化
六十、外示儒学内用佛老的清朝
清取天下几异数
勤于治学的康熙
中国之患重在边防
六一、从雍正说到乾隆
昼夜勤劳“办事定”
雍正如何“平天下”
大禅师整顿佛教
定鼎守成一奇才
十全老人的乾隆
第九篇 西方文化与中国
六二、鸟瞰西方文化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清初以来西方国家的重大变革
美国文化与美式霸主
六三、反思检讨三大问题
一、有关国际形势问题
二、西方的文化和文明
三、有关人文文化与政治社会
六四、结语:中国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收 起
一、原本《大学》的原貌
二、从教授来访说起
自幼诵读益处多
但开风气不为师
三、沉冤莫白的“四书”
被误用于考取功名
变本加厉的新八股
四、书生大半出农村
传统的农村生活
农村自动自发的教育
五、启蒙教育的审思
一夜发白《千字文》
先学做人,再谈政治
六、乌鸦式的读书法
但求能够写信记账
学童“齐放好喉咙”
七、先摆几个方块阵
“道”字的五个内涵
“德”字的内涵
“天”字的五个内涵
八、大人之学的探讨
怎样才算是“‘大人”?
《乾卦?文言》新解
还它的本来面目
九、中原文化的精品
北方与南方的文学风格
《大学》首文竟可以治病!
十、《大学》修养的次第
四纲、七证、八目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十一、朱晦翁昧改《大学》
“亲民”改作“新民”!
擅自改编《大学》次序
一字之差的故事
十二、“明明德”要“明”什么?
宋德理学兴起的背景
朱子“虚灵不昧”说的探究
第二篇 七证的修养功夫
十三、千古难明唯自“知”
谢谢你没有说破
“浑沌”竟不得好报!
十四、泪流不“止”问如何
“知”与“止”的互动关系
吹毛用了急须磨
十五、实在难能说一“定”
“止”与“定”的因果关系
九次第定的修证功夫
“觉”与“观”的四个层次
十六、宁“静”致远究如何
重点在“淡泊”上
“动”与“静”的现象
形而上之道的“静”
千斤之重的“能”字
十七、无处将心为汝“安”
须先做到身心“轻安”
彻底“安心”的故事
十八、众里寻他千百“度”
“虑”及“思”“想”的意义
“虑而得”的道理
第三篇 内明之学
十九、万古帝王师之学
曾子“内圣外王”的大手笔
庄子所见略同
“圣王”须德术兼备
二十、知所先后的知性
胎儿是否有“知”?
王阳明如何“致知”?
明辨“能知”与“所知”
“生而神灵”参《内经》
二一、致知与格物
从“知人”到“知物”之性
《易经?系传》可旁通
穷理尽性,以济天下
二二、智知万物自知难
看万物如何分类
仁民爱物天下平
二三、物欲催人肯自怜
反观人类发展史
东西方分野的关键
追逐消费的危机
二四、身心情智与物化
人身只有使用权
从《内经》看修身的内涵
心物一元防“物化”
二五、诚意正心修身与知至
从“性”到“性理”之学
自性如何“止于至善”?
由“意”衍生的各种心态
心、意、识(知性)的差别
从人身生命的形成说起
行为大半受情绪影响
二六、尧舜不来周孔远
尧舜周公的好榜样
孔子重视仁民爱物而尊王
第四篇 外用之学
二七、三代以后的帝王与平民
“齐家”的妇女真伟大
帝王家庭问题多
管仲与齐桓公的精彩对话
二八、帝王样板齐桓公
真正的政治家是什么?
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物?
管仲怎么报答鲍叔牙?
今天还须向管仲借镜
二九、身世堪怜一霸君
一统中国的历史背景
吕不韦的“奇货”投资计划
秦始皇从整顿宫闱着手
秦始皇的性格是如何形成?
秦始皇的一封亲笔信
灭六国者,六国也
三十、秦始皇治国之道评议
奉行秦孝公以来的法治
焚书坑儒事件的真相
郡县为中央的“分公司”
张良一席关键性的盘算
三一、历代帝王修身齐家有几人?
“修身”从自我批评做起
大舜孝感天地平天下
三二、刘邦打天下而不能“齐家”
从刘邦的“龙颜”说起
“豁达”背后的身世和性格
“骄纵”的吕后实在不简单
史书给刘邦的短评
刘邦与吕后之间的钩心斗角
为刘汉后代的悲剧奏了序曲
三三、慈惠爱人的汉文帝
得力于母亲的教诲
两封信就化解了两场兵灾
贾谊堪问唯鬼神
汉武帝、元帝文化政策的流弊
第五篇 内外兼修之道
三四、从自净其“音”做起
原本《大学》自释“诚意”的八正知
自欺、欺人、被人欺三步曲
“慎独”要慎什么样的“独”?
“诚于中,形于外”的深远道理
学养须从日常行事中过来
总结历史人物经验在“自明”
君子为什么“无所不用其极”?
“诚意”在外用上也须“知止”
三五、修身与正心
人身难得要珍惜
“心”能转“身”的道理
管子有关身心的学说
庄子特别为残障者加油!
中印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修身的重点在正其心
三六、中国文化传统的“家”
祠堂曾是社会安定的基石
“社会福利”工作由来已久
从“张公百忍”的故事说起
尧可不愿多子多孙哪!
三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修身齐家的五个心理问题
由“亲爱”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故事
由“贱恶”而产生心理偏差的故事
从“畏敬”鬼神说到近代“人造神”
从史实中领悟“畏敬”的正反道理
从史实中体会“哀矜”的正反作用
从史实中了解“敖惰”的心理背景
给自己、父母、领导人的启示
第六篇 齐家治国
三八、从治国必齐其家说起
中国上古社会以“礼治”为主
谈“民主”要从自己身上做起
三九、周室治国齐家的故事
“三太”的母仪
太伯推位让国的遗风
周末第一文化大使——季札
孝、弟、慈的道理
推位让国与统一江山
四十、治国当家的原则
自知与知人
出使西藏的禅宗大师
从清朝得到的历史教训
四一、法治与治法
为什么“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制定法令的基本原则
多做好事才是真修行、真学问
四二、先看《诗经》怎么说
“宜室宜家”的深意
温柔敦厚的诗教
四三、炼石补天靠母性
从“只知有母”到“女主内”的演变
“三从四德”的时代意义
四四、治国齐家项女宝
从“妇德”到“母仪天下”
“为政”不等于“政治”
第七篇 治国平天下
四五、人世难能天下平
先了解“天下”的原义
什么叫“絜矩之道”?
四六、天秤不自作低昂
当政者“不中不正”的后果
先“立德”才能得民心
当政者特别要注意一言一行
“财”“货”的原义
刘邦、李渊、朱元璋的老实话
四七、上台容易下台难
阿斗与孙皓的对比
刘毅的大胆直言
四八、魏晋南北朝的时代
要了解当时的三个关键问题
“胡”“华”民族的混和
胡汉文化的另一面
石勒与佛图澄的故事
苻坚见不到鸠摩罗什
儒家沉寂、佛家昌盛的时代
四九、南朝权位戏连场
刘准、萧衍、萧绎、陈叔宝的故事
杨坚、杨广父子的故事
谁能逃避无形的因果定律?
五十、所治在法,能治在人
曾子从《秦誓》上发挥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 蹇叔哭师”的故事
由余论文化与文明之辨
怎样对待邻国的圣人
从三方面来看秦穆公
五一、义利之辨的财经学说
民富即国富,国富则民强
注重财政的名相、名臣
曾子处义利之间的故事
如果孔门弟子少了子贡,行吗?
《货殖列传》的妙论卓见
第八篇 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
五二、宋儒程明道《定性书》点滴
从佛教传入到理学的兴起
康熙善学《定性书》
五三、“四书”、“五经”和中国文化
五经博士的开始
玄学和玄谈的时代
唐代文艺辉煌的风韵
儒佛道与唐代文化
百丈禅师与吕纯阳的深远影响
《原道》与《复性书》的出现
五四、儒家经学与李唐五代
五代是第二次南北朝的开始
李嗣源的向无祷祝
五五、两宋守文弱主的由来
杜太后“母仪可风”
“烛影斧声”的疑案
宋真宗神道设教的愚民政策
五六、宋初文运和宋儒理学
文运鼎盛的前因
钱若水一番有骨气的话
范仲淹是真正的儒宗儒行
栽培宋初一代大儒
北宋后期儒林道学的现象
苏东坡对神宗的建议
五七、南宋王朝和四书章句
宋高宗两道互相矛盾的诏书
评朱子所谓“帝王之学”
主张学以致用的名儒
五八、蒙古西征与西方人的误解
成吉思汗为何西征?
以藏密为主之下的儒家
五九、明清的科举与宋儒的理学
为朱元璋做个心理分析
科举取士的利弊
阳明学说的兴起
总结明朝的政治文化
六十、外示儒学内用佛老的清朝
清取天下几异数
勤于治学的康熙
中国之患重在边防
六一、从雍正说到乾隆
昼夜勤劳“办事定”
雍正如何“平天下”
大禅师整顿佛教
定鼎守成一奇才
十全老人的乾隆
第九篇 西方文化与中国
六二、鸟瞰西方文化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清初以来西方国家的重大变革
美国文化与美式霸主
六三、反思检讨三大问题
一、有关国际形势问题
二、西方的文化和文明
三、有关人文文化与政治社会
六四、结语:中国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收 起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原本大学微言》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入学子必读的教科书。文中以“明明德”、“亲民”、“至善”为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对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原本大学微言》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原本大学微言》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原本大学微言》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对《原本大学微言》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揭示,给人以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最新版(2003年1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