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战马英雄(3)
一、英雄史诗的概念(4)
二、上古印欧史诗(9)
三、中古欧亚史诗(18)
四、战马英雄:游牧文化的原型范式(20)
第二章 太阳英雄(33)
一、荷马的悲哀:英雄史诗的再发现(35)
二、《吉尔伽美什》中的文化哲学(38)
三、英雄与太阳:求索原型结构(49)
四、太阳英雄:定居文化的原型范式(59)
第二编 发掘
第三章 重寻中国的太阳英雄(75)
一、熟知:羿与太阳的对立性(77)
二、真知:羿与太阳的同一性(80)
三、幼子继承:射日神话的原始蕴含(88)
第四章 母题比较(97)
——羿史诗表层结构的复原
一、主人公的出场(99)
二、主人公的罪恶(110)
三、敌手与主人公的道德转变(122)
四、主人公诛妖怪立大功(130)
五、主人公探求不死的旅行(135)
六、主人公的仪式性死亡与复活(153)
七、主人公得不死药(158)
八、主人公失不死药(163)
九、主人公的结局(167)
第三编 读解
第五章 深层结构(175)
——羿史诗的原型读解
第六章 循环模式(185)
——羿史诗的再读解
一、龙凤呈祥:循环模式与羿史诗的发生(186)
二、太阳英雄型故事的普遍语法(197)
第四编 影响
第七章 死亡意识与中国文化(207)
一、死亡意识的跨文化发生(208)
二、族类的不朽:儒家的“孝” (220)
三、个体的精神不朽:德、功、言(224)
四、加入循环:道家的不死信仰(227)
第八章 帝王与太阳(233)
一、“夔一足”的所以然(234)
二、感生神话的逻辑(241)
三、黄帝与神话的法典功能(249)
第五编 源流
第九章 中国与巴比伦文化因缘(263)
附录 原始思维发生学研究导论(277)
后记(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