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
作者:刘文瑾 (作者)
出版:新知三联书店 2012.9
定价:42.00 元
ISBN-13:9787108039682
ISBN-10:7108039680
去豆瓣看看 导言启示、历史与文学
一 引题一:“书”对历史的质疑
二 引题二:文学与启示的张力
三 从“面容之书”出发
第1章 面向他者之思
一 恐怖记忆与哲学
二 《圣经》的启迪与哲学的“经历
三 宗教和现象学视野中的列维纳斯
四 研究状况综述暨本书研究视角
第2章 列维纳斯对”书“的发现——兼论当代法国思想中关于”书“的歧义与渊源
第一节 书的文明与逻各斯中心主义
一 哲学家与文学家对书的怀疑
二 书的辩证法:从“大写之书”到“书的缺席”
三 书的终结与“书写”的开端
四 书的变形:从“作品(I'CEuvre)”到“他者的书写”
第二节 哲学的限度与“书”的自由
一 哲学语言的建立
二 风格的伦理意味
三 “书”与精神的自由
四 来自塔木德的记忆
五 言说与“书”之谜
第3章 “书”的伦理
第一节 “书”与历史
一 历史的恶与文学的善
二 诗与哲学的古老论争:如何驯服命运?
三 “书”与神圣历史:意义的生育(la fecondite)与主体性的生育
第二节 “书”与身体
一 悲剧的问题空间与隐藏的上帝
二 饥饿的谦卑与责任的极度意识
三 饥饿与开启“书”的灵感
第4章 对存在论语言的批判:存在的阴影与“所说”的黑夜
第一节 偶像崇拜:关于意识形态的哲学批评
一 意识形态与偶像崇拜
二 意识形态与神圣的外表
三 知的僭越与超越性主体的消失
四 先知传统与存在论语言
五 尖叫与失语:对现代语言疾病的反思
第二节 表象、艺术与存在的悲剧
一 “本质”即表象的运动
二 影像、真实、相似性
三 “纯感性”与艺术作品的美学效力
四 “作为动词的‘所说’是‘本质’之本质”
五 存在的悲剧及其救赎
第5章 语言的起源与边界:面向他人的“言说”
第6章 从《论莫里斯,布朗肖》看现代文学与“它者”的关系
第7章 文学作为对“人的乌托邦”之预感——列维纳斯论保罗·策兰
第8章 自由的辩难:诗与犹太性之间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出版后记
刘文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硕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巴黎第十大学哲学博士资格候选人。2009-2010年度法国人文之家“赫尔墨斯(Hermes)”项目访问学者暨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宗教及文艺理论;尤其关注犹太一基督教思想与当代法国哲学、文艺理论的对话,关注道德与文学、政治与审美的互动关系。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他人的面容与“歌中之歌”》基于对当代思想气候、尤其是欧洲文学理论的这样一种观察:上个世纪在理论上是一个诗学,或者说是文学对于哲学的胜利的时代,然而这种胜利似乎只是加速了我们的失望和虚无感,因为文学自身越来越走向某种专业化,走向自我意识的自觉。阅读文学不再与“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相关,而更多地与专业理论相关。《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他人的面容与“歌中之歌”》指出,这种文学现象仍是浪漫主义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延伸。当代文学在根本上并没有摆脱德国浪漫主义精神的问题框架,即对于自身性和主体性的追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