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3(1960年以来)(上)
作者:(联邦德国)乌利希·格雷戈尔 著,郑在新 等译
出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1987.3
页数:503
定价:13.80 元
ISBN-10:7106012335
ISBN-13:9787106012335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章 法国
“优质电影”的没落
罗贝尔·布雷松
路易斯·布努艾尔
弗朗索瓦·特吕弗
克洛德·夏布罗尔
让一吕克·戈达尔
“新浪潮”的发展。德米、弗朗叙和马勒
“左岸派”小组
“黑色系列片”、商业片和喜剧片
1968年5月和政治电影
“真实电影”和纪录电影
罗梅尔、里维特和厄斯塔什
年轻的一代。幻想家和无政府主义者
第二章 意大利
鲁奇诺·维斯康蒂
费德里科·费里尼
罗贝尔托·罗西里尼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哥
叛逆者:贝洛契奥和费:吾里_
现实主义者:罗西、佩特里、塔维亚尼兄弟和其他人
意大利商业电影:情节片、喜剧片和西部片
政治电影。意大利电影的女导演
有鲜明个性的导演和实验电影工作者
第三章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停滞的年代
“德国青年电影”的诞生
亚历山大·克鲁格、埃德加·赖茨
……
第四章 其他西欧国家
第五章 东欧国家
乌利希·格雷戈尔,联邦德国著名电影史家。生于1932年,早年曾攻读哲学、罗马语族语言文学和新闻学。1955午开始从事电影评论工作;1963年,他在西柏林创立了一个名叫“德国电影资料馆之友”的组织,并任主席;1970年起,负责组织安排西柏林“宝库”电影院的影片上映,使该院
本书是联邦德国著名电影史家乌利希·格雷戈尔继《世界电影史》、二卷之后的另一部著作,作者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1960年以来世界各国电影发展的概况,尤以较大篇幅对各主要电影国家的电影经济、电影流派、重要导演及其影片作了客观而详尽的评介。插入了影剧剧照三百余幅。此外,《附录》中还编列了大量的人名、片名等索引。因此,作为世界电影史的一家之说,本书对外旧电影研究者来说,不失为一部较有价值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