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前)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 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
第三节 古代学前家庭教育
第四节 古代学前宫廷教育
第五节 古代学前教材
第二章 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论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编 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第三章 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制度的实施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
第四节 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第四章 中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演进
第一节 蒙养园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上的确立
第三节 幼稚园课程
第四节 保教人员的培训与检定
第五节 幼稚园制度的实施
第五章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
第一节 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在华办学前教育特权
第二节 设立学前教育机构
第三节 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
第四节 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
第五节 办理慈善事业,摧残中国儿童
第六节 收回教育主权的斗争
第六章 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
第一节 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反思与憧憬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实验与探索
第七章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老解放区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必然性
第二节 老解放区托幼机构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老解放区学前儿童保教内容、方法
第四节 老解放区保教队伍的建设
第八章 学前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陶行知
第二节 张雪门
第三节 陈鹤琴
第四节 张宗麟
第三编 中国当代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9年)
第九章 学前教育稳步发展时期(1949—1957年)
第一节 确定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发展方针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实施
第三节 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及师资队伍建设
第四节 1949—1957年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
第十章 学前教育盲目发展与调整巩固时期(1958—1965年)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大起大落
第二节 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的批判与纠正
第三节 教训与隐患
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遭受全面破坏的时期(1966—1976年)
第十二章 学前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振兴时期(1976—1989年)
第一节 政府加强对托幼工作的领导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多层次、多形式地培训师资
第四节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活跃,成果显著
第五节 幼儿教育的发展
第十三章 宋庆龄的儿童教育活动与主张
第一节 生平和儿童教育活动
第二节 论儿童教育工作的意义
第三节 论儿童教育的目的
第四节 论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
第五节 论儿童读物和儿童戏剧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