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旅游产业的绩效问题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绩效现状评价:“宏观喜、微观忧”
二、远景绩效目标:建设世界旅游强国
三、更高绩效内涵:打造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的绩效量度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中国旅游产业绩效的统计量度
三、对“统计绩效”的初步评价
四、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明确
第三节 绩效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一、中国旅游业绩效测定研究评述
二、旅游经济增长的宏观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三、旅游企业经营的微观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四、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五、简评:绩效的深入研究需要分析方法的创新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书框架
第二章 ESP分析范式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与绩效
一、理论概述
二、行为基础上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类型
三、相关经验研究
四、小结
第二节 产权结构与绩效
一、产权、产权结构
二、产权激励、行为与绩效
三、相关经验研究
四、小结
第三节 “产权—市场”结构的绩效分析维度
一、产权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二、对于中国产业绩效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局限
一、局限之一:资源禀赋
二、局限之二:市场需求
三、局限之三:制度安排
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节 ESP分析范式的基本架构
一、环境决定绩效:需收窄的套套逻辑
二、环境对结构的影响
三、ESP分析范式的一般化表述
四、对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局限
第一节 环境局限识别与绩效形成假说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需求
三、制度安排
四、“制度—结构—绩效”假说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制度环境
一、所有制改革
二、计划体制改革
三、财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旅游业发展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与企业行为激励转变
二、旅游市场体系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
三、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
第四节 关键局限转变及其绩效分析含义
第四章 制度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
第一节 几个理论要点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
二、政府介入旅游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条件
三、地方政府与中央、上级政府的(博弈)关系
四、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函数
第二节 地方政府行为模型构建
一、服从与抗衡——替代、要价与议价
二、机会主义——竞赛、竞争与合作
三、模型构建及其意义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具体行为及其解析
一、行为总括
二、纵向行为
三、横向行为
四、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总体判断
五、案例分析:以婺源县政府为例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行为效应
一、地方政府直接投资的效应
二、保护与补贴国有企业的效应
三、资本激励的投资效应
四、主导投资的结构性效应
第五章 中国旅游特征产业的结构演化
第一节 饭店业的结构分析
一、产权结构
二、市场结构
第二节 旅行社业的结构分析
一、产权结构
二、市场结构
第三节 景区业的结构分析
一、产权结构
二、市场结构
第四节 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旅游产业市场演化
一、转轨过程中的不同市场类型
二、中国旅游产业的市场演化路径
三、中国旅游产业性质的变化与含义
第六章 结构约束下的旅游企业行为
第一节 产权异质与企业经营目标差异
一、国企目标:可支配收益最大化
二、非国企目标: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 四类旅游企业典型行为
一、规模扩张
二、成本节 约
三、产品差别化
四、制度性寻租
第三节 案例分析:红珠山宾馆经营创新评析
第七章 不同市场类型的产业均衡
第一节 不同市场类型的产业均衡分析
一、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均衡
二、国企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均衡
三、两类竞争性市场均衡
第二节 均衡结果的绩效验证——ESP范式的一个检验
一、产业绩效的形成机制
二、饭店业的绩效
三、旅行社业的绩效
四、景区业的绩效
第三节 中国旅游产业绩效的揭示与考量
一、产业绩效形成的揭示
二、产业绩效的整体考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