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与癫痫
作者:王学峰 主编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9
定价:98.00 元
ISBN-13:9787117177597
ISBN-10:7117177594
去豆瓣看看 章 概述一一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与癫痫的诊断
一、常见的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
二、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的诊断
第二章 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与癲痫的诊治基础
节 脑电图在诊断癫痫和非痫性发作性疾病中的作用
一、脑电图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二、解读脑电图时的注意事项
三、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及鉴别非痫性发作性疾病中的作用
第二节 癫痫与非痫性发作性疾病的生物标记物
一、催乳素的生理作用
二、血清催乳素在癲痫和非痫性疾病中的变化
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生理作用
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癫痫和非痫性发作中的变化
五、催乳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发作性疾病中的鉴别价值
六、其他
七、癲痫患者脑脊液中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第三章 癲痫的临床特征
节 癫痫的新定义
一、癫痫定义演变及意义
二、癫痫的定义
三、癫痫发作的定义
四、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
五、难治性癲痫的定义
第二节 癫痫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一、癲痫发作的国际分类及临床表现
二、癫痫综合征的国际分类(2001)及临床表现
第三节 癫痫的诊断
一、癲痫的诊断步骤
二、癫痫诊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易误诊的癫痫发作
……
第四章 临床上常见的非痫性发作性疾病
第五章 心因性非痫性发作性疾病
第六章 癫痫和非痫性发作性疾病共存
王学峰,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政府特聘两江学者。中华医学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癲痫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副主编,中华神经科、中华医学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及中国神经免疫学等14本杂志的编委。 主要从事癫痫和脑电图研究。主编的学术专著有《揭开癫痫的面纱》、《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与实践》、《难治性癫痫》、《癲痫治疗学》、《临床癫痫学》(第2版)、《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等。参加过Panayiotopoulos教授AtlasofEpilepsies、沈鼎烈教授《临床癲痫学》(第1版)、吴逊教授《神经病学,癫痫与发作性神经病》、林庆教授《实用小儿临床癫痫学》、贾建平教授《神经病学新进展》、王拥军教授《现代神经病学进展》、谭启富教授《癫痫外科学》(第1、2版)、王维治教授《神经病学》、肖波教授《癲痫治疗学》(译书)和李世卓教授的《癲痫诊治指南》、《现代临床脑电图学)(译书)、《中国癫痫防治的蓝皮书》等学术著作编写;参加过卫生部《神经病学》(专升本,第l、2版)、《神经病学》(7、8年制,第1、2版)、《内科学》(高等院校规范化教材试题库)、《神经病学》(专科医师教材),*《神经病学》(5、7年制,1、2版);《老年病学》(5、7年制,1、2版),科技部《神经病学》(5、7年制,1、2版)等13部全国教材的编写;主译并出版过《基因在疾病中的作用》等6部专著,发表过80多篇译文。以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有关癲痫和脑电图的学术论文256篇,其中75篇发表在国外SCI收录的杂志上,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等24项纵向科研项目的资助。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该书是国内部从“与癫痫鉴别”的角度来阐述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的学术专著。全书分6章,系统介绍了发作性睡眠障碍、发作性运动障碍、发作性遗忘、发作性共济失调、眩晕、晕厥、偏头痛、TIA、短暂性全面遗忘症、过度换气综合征、惊恐发作,以及6种非痫性惊厥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对各种心因性发作、头伤后非痫性发作、发作性焦虑、病理性激情等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此外,书中专列章节讨论了极易误认、少见的癫痫发作类型。不仅对神经科、精神科医生,而且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医生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医学生等参考。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