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1.1 当今的学习与教学
1.1.1 社会的高期望、
1.1.2 教师的重要作用
1.2 什么是优秀的教学
1.2.1 4个教学案例
查看完整
译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1.1 当今的学习与教学
1.1.1 社会的高期望、
1.1.2 教师的重要作用
1.2 什么是优秀的教学
1.2.1 4个教学案例
查看完整
安妮塔·伍尔福克(Anita Wool folk),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曾担任美国心理协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教学与教师教育分会副主席,并兼任《美国教育研究月刊》《教育心理学家》《当代教育心理学》等多个知名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
1972年,伍尔福克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教育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3-1978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助理教授;1978-1986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副教授;1990-1993年,任为新泽西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自1994年起,任职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
伍尔福克教授已发表的文章涉及教师信念、学生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诸多领域。
查看完整
1972年,伍尔福克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教育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3-1978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助理教授;1978-1986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副教授;1990-1993年,任为新泽西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自1994年起,任职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
伍尔福克教授已发表的文章涉及教师信念、学生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诸多领域。
查看完整
《湛庐教材·心理学系列: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原书第11版)》思路清晰,脉络清楚,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前沿,观念新颖,科学严谨,语言活泼,案例翔实,通俗易懂,是一部经典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1.1 当今的学习与教学
1.1.1 社会的高期望、
1.1.2 教师的重要作用
1.2 什么是优秀的教学
1.2.1 4个教学案例
1.2.2 新手教师的成长
1.3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3.1 初期:教育心理学与教学的联系
1.3.2 当今的教育心理学
1.3.3 教育心理学仅仅是常识吗
1.3.4 运用研究去理解和促进学习
1.3.5 什么是基于科学的研究
1.4 教学理论
1.4.1 教育心理学理论预览
1.4.2 发展阶段论:三位心理学大师
1.4.3 学习和动机理论:行为主义、信息加工和社会认知理论
1.4.4 情境理论:维果茨基和布朗芬布伦纳
1.5 教育心理学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1.5.1 多样性
1.5.2 共同性
第一部分 学习者的特点
第2章 认知和语言发展
2.1 发展的概念
2.1.1 发展理论关注的三个问题
2.1.2 发展的一般规律
2.1.3 大脑与认知发展
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2.1 影响发展的因素
2.2.2 思维的基本倾向
2.2.3 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
2.2.4 信息加工和认知发展的新皮亚杰观
2.2.5 皮亚杰理论的局限
2.3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
2.3.1 个体思维的社会源泉
2.3.2 文化工具和认知发展
2.3.3 语言和自我言语的作用
2.3.4 最近发展区
2.3.5 维果茨基理论的局限
2.4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2.4.1 皮亚杰的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2.4.2 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2.4.3 文化工具的使用
2.5 语言的发展
2.5.1 语言和文化差异
2.5.2 语言发展的时间和方式
2.5.3 语言发展的多样性
2.5.4 读写能力的萌芽
2.6 认知发展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2.6.1 多样性
2.6.2 共同性
第3章 个性、社会性与道德发展
3.1 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的社会环境
3.1.1 家庭
3.1.2 同伴
3.1.3 教师
3.1.4 教师与受虐儿童
3.2 生理发展
3.2.1 生理与运动发展
3.2.2 游戏、休息和体育活动
3.2.3 生理发展中的挑战
3.2.4 大脑与青春期的发展
3.3 自我概念和同一性
3.3.1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3.3.2 民族和种族同一性
3.3.3 自我概念
3.3.4 自尊
3.3.5 自我概念和自尊的性别差异
3.4 性别发展
3.4.1 性和性别
3.4.2 性别角色
3.5 理解他人与道德发展
3.5.1 心理理论和意图
3.5.2 道德发展
3.5.3 道德判断、社会习俗和个人选择
3.5.4 道德推理的多样性
3.5.5 道德行为与作弊
3.6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3.6.1 多样性
3.6.2 共同性
第4章 学习者差异与学习需要
4.1 智力
4.1.1 用语与标签
4.1.2 智力的含义
4.1.3 多元智能
4.1.4 智力过程
4.1.5 智力的测量
4.1.6 智力的性别差异
4.2 学习风格与思维方式
4.2.1 学习风格与偏好
4.2.2 智力风格
4.3 个体差异与法律
4.3.1 残疾人教育促进法
4.3.2 504条款的保护
4.4 学习上面临挑战的学生
4.4.1 神经科学与学习挑战
4.4.2 学习障碍
4.4.3 多动症与注意力缺陷
4.4.4 语言与沟通障碍
4.4.5 情绪或行为障碍
4.4.6 智力障碍
4.4.7 健康障碍
4.4.8 耳聋
4.4.9 自闭症与亚斯伯格症候群
4.4.10 干预反应模型
4.5 超常和天才学生
4.5.1 谁是这样的学生
4.5.2 超常学生的鉴别和教学
4.6 学习能力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4.6.1 多样性
4.6.2 共同性
第5章 文化与多元化
5.1 当今的多元化课堂
5.1.1 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5.1.2 文化多元化的表现
5.1.3 有关文化差异的注意事项
5.2 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差异
5.2.1 社会地位和社会经济地位
5.2.2 贫困与学业成就
5.3 教学中的民族和种族问题
5.3.1 何谓民族和种族
5.3.2 民族和种族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5.3.3 歧视的传统
5.3.4 刻板印象威胁
5.4 课堂中的语言差异
5.4.1 方言
5.4.2 双语
5.4.3 双语的含义
5.4.4 双语教育
5.4.5 发现双语学生的天赋
5.5 教学中的性别问题
5.5.1 教材中的性别歧视
5.5.2 教学中的性别歧视
5.6 多元文化教育:创建文化融合的课堂
5.6.1 文化关联教学
5.6.2 培养心理弹性
5.7 个体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5.7.1 多样性
5.7.2 共同性
第二部分 学习与动机
第6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
6.1 学习的实质
6.1.1 行为学习的神经科学
6.1.2 学习并非尽如所见
6.2 早期对学习的解释:邻近和经典性条件作用
……
第三部分 教学与评估
附录 美国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与本书相关内容
^ 收 起
译者简介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1.1 当今的学习与教学
1.1.1 社会的高期望、
1.1.2 教师的重要作用
1.2 什么是优秀的教学
1.2.1 4个教学案例
1.2.2 新手教师的成长
1.3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3.1 初期:教育心理学与教学的联系
1.3.2 当今的教育心理学
1.3.3 教育心理学仅仅是常识吗
1.3.4 运用研究去理解和促进学习
1.3.5 什么是基于科学的研究
1.4 教学理论
1.4.1 教育心理学理论预览
1.4.2 发展阶段论:三位心理学大师
1.4.3 学习和动机理论:行为主义、信息加工和社会认知理论
1.4.4 情境理论:维果茨基和布朗芬布伦纳
1.5 教育心理学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1.5.1 多样性
1.5.2 共同性
第一部分 学习者的特点
第2章 认知和语言发展
2.1 发展的概念
2.1.1 发展理论关注的三个问题
2.1.2 发展的一般规律
2.1.3 大脑与认知发展
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2.1 影响发展的因素
2.2.2 思维的基本倾向
2.2.3 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
2.2.4 信息加工和认知发展的新皮亚杰观
2.2.5 皮亚杰理论的局限
2.3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
2.3.1 个体思维的社会源泉
2.3.2 文化工具和认知发展
2.3.3 语言和自我言语的作用
2.3.4 最近发展区
2.3.5 维果茨基理论的局限
2.4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2.4.1 皮亚杰的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2.4.2 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2.4.3 文化工具的使用
2.5 语言的发展
2.5.1 语言和文化差异
2.5.2 语言发展的时间和方式
2.5.3 语言发展的多样性
2.5.4 读写能力的萌芽
2.6 认知发展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2.6.1 多样性
2.6.2 共同性
第3章 个性、社会性与道德发展
3.1 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的社会环境
3.1.1 家庭
3.1.2 同伴
3.1.3 教师
3.1.4 教师与受虐儿童
3.2 生理发展
3.2.1 生理与运动发展
3.2.2 游戏、休息和体育活动
3.2.3 生理发展中的挑战
3.2.4 大脑与青春期的发展
3.3 自我概念和同一性
3.3.1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
3.3.2 民族和种族同一性
3.3.3 自我概念
3.3.4 自尊
3.3.5 自我概念和自尊的性别差异
3.4 性别发展
3.4.1 性和性别
3.4.2 性别角色
3.5 理解他人与道德发展
3.5.1 心理理论和意图
3.5.2 道德发展
3.5.3 道德判断、社会习俗和个人选择
3.5.4 道德推理的多样性
3.5.5 道德行为与作弊
3.6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3.6.1 多样性
3.6.2 共同性
第4章 学习者差异与学习需要
4.1 智力
4.1.1 用语与标签
4.1.2 智力的含义
4.1.3 多元智能
4.1.4 智力过程
4.1.5 智力的测量
4.1.6 智力的性别差异
4.2 学习风格与思维方式
4.2.1 学习风格与偏好
4.2.2 智力风格
4.3 个体差异与法律
4.3.1 残疾人教育促进法
4.3.2 504条款的保护
4.4 学习上面临挑战的学生
4.4.1 神经科学与学习挑战
4.4.2 学习障碍
4.4.3 多动症与注意力缺陷
4.4.4 语言与沟通障碍
4.4.5 情绪或行为障碍
4.4.6 智力障碍
4.4.7 健康障碍
4.4.8 耳聋
4.4.9 自闭症与亚斯伯格症候群
4.4.10 干预反应模型
4.5 超常和天才学生
4.5.1 谁是这样的学生
4.5.2 超常学生的鉴别和教学
4.6 学习能力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4.6.1 多样性
4.6.2 共同性
第5章 文化与多元化
5.1 当今的多元化课堂
5.1.1 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5.1.2 文化多元化的表现
5.1.3 有关文化差异的注意事项
5.2 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差异
5.2.1 社会地位和社会经济地位
5.2.2 贫困与学业成就
5.3 教学中的民族和种族问题
5.3.1 何谓民族和种族
5.3.2 民族和种族对学业成就的影响
5.3.3 歧视的传统
5.3.4 刻板印象威胁
5.4 课堂中的语言差异
5.4.1 方言
5.4.2 双语
5.4.3 双语的含义
5.4.4 双语教育
5.4.5 发现双语学生的天赋
5.5 教学中的性别问题
5.5.1 教材中的性别歧视
5.5.2 教学中的性别歧视
5.6 多元文化教育:创建文化融合的课堂
5.6.1 文化关联教学
5.6.2 培养心理弹性
5.7 个体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5.7.1 多样性
5.7.2 共同性
第二部分 学习与动机
第6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点
6.1 学习的实质
6.1.1 行为学习的神经科学
6.1.2 学习并非尽如所见
6.2 早期对学习的解释:邻近和经典性条件作用
……
第三部分 教学与评估
附录 美国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与本书相关内容
^ 收 起
安妮塔·伍尔福克(Anita Wool folk),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曾担任美国心理协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教学与教师教育分会副主席,并兼任《美国教育研究月刊》《教育心理学家》《当代教育心理学》等多个知名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
1972年,伍尔福克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教育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3-1978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助理教授;1978-1986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副教授;1990-1993年,任为新泽西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自1994年起,任职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
伍尔福克教授已发表的文章涉及教师信念、学生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诸多领域。
伍新春,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国内合作课题4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译著和科普著作等40余部。其研究成果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奖、国家图书奖等奖励。
赖丹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
季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毕业,现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攻读博士学位。
^ 收 起
1972年,伍尔福克于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教育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3-1978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助理教授;1978-1986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副教授;1990-1993年,任为新泽西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自1994年起,任职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学院。
伍尔福克教授已发表的文章涉及教师信念、学生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诸多领域。
伍新春,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国内合作课题4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译著和科普著作等40余部。其研究成果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奖、国家图书奖等奖励。
赖丹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
季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毕业,现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攻读博士学位。
^ 收 起
《湛庐教材·心理学系列: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原书第11版)》思路清晰,脉络清楚,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前沿,观念新颖,科学严谨,语言活泼,案例翔实,通俗易懂,是一部经典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比价列表
1人想要2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