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山冰冻圈地貌过程与沉积特征
作者:崔之久 等著
出版:河北科技出版社 1998.12
页数:305
定价:45.00 元
ISBN-10:7537520445
ISBN-13:9787537520447
去豆瓣看看 章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节 地貌及地质背景
第二节 山地垂直景观带
第三节 冰冻圈地貌过程的背景
第二章 基岩的寒冻风化过程
节 风化作用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剥裂”和“楔入”及其速率
第三节 寒冻风化剥蚀速率及其与世界其他山地的比较
第三章 冰缘坡地地貌过程与沉积
节 倒石堆、岩屑锥和石流坡
第二节 泥石流、泥流舌、泥流阶地
第四章 石冰川
节 石冰川分类及天山石冰川类型
第二节 石冰川分布及形态特征
第三节 石冰川结构模式
第四节 石冰川的运动特征及其机制探讨
第五节 石冰川的水文学特征
第六节 石冰川发育的年代
第五章 其他冰缘过程与形态类型
节 成型土(patternedground)
第二节 热喀斯特现象(thermokarst)
第三节 冻疱和烛状冰型冻胀丘及其他冻胀类型
第四节 石河——块体运动与冻融分选的过渡类型
第五节 石铺——流水和冻融分选的混合产物
第六章 冰川的基本特性与地貌动力过程
节 冰川的性质
第二节 冰川热力状况与侵蚀
第三节 冰川运动
第四节 冰川地貌动力过程
第七章 冰川侵蚀地貌及其动力机制
节 冰川擦痕及裂隙的分布与成因
第二节 羊背石、鲸背岩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冰川冰斗的特征
第四节 槽谷、冰坎、岩盆的成因及演化
第五节 冰坎和槽谷的横剖面特征与冰底动力分布模式
第八章 冰川沉积相特征
节 控制指标及因素
第二节 冰碛(till)类型成因
第三节 冰碛物的结构特征
第四节 冰碛物的沉积构造
第五节 冰碛物的粘土组成和化学成分
第六节 冰碛垄与冰碛沉积的类型和特征
第七节 现代冰碛堆积速率及冰碛垄年代推测
第八节 山地冰川沉积相模式与沉积体系
第九章 冰碛物微观研究
节 碎屑表面特征
第二节 微结构
第三节 微构造
第四节 微组构
第五节 孔隙特征
第六节 微观特征的组合
第七节 宏观与微观沉积特征的异同
第十章 冰冻圈地貌过程和山地灾害
节 冰冻圈地貌过程及其对工程的危害
第二节 灾害的垂直分布和特点
第三节 泥石流危害
第四节 天山山区公路灾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崔之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1985年迄今),博士生导师(1988年迄今),长期以来遍历祖国高山、高原和世界高山、高纬地区,从事“气候地貌与沉积”研究,在冰冻圈地貌与沉积、泥石流地貌与沉积、混杂沉积与环境以及它们的地带性发育规律,在晚新生代岩溶与环境
本书是作者对我国境内天山山脉中段冰冻圈地貌进行长期研究的总结,是一部研究天山冰缘、冰川地貌发育过程与沉积相特征的科学专著。
冰缘方面包括从寒冻风化到块体运动等地貌和沉积全过程,重点是对石冰川的研究(第四章);冰川方面包括从基本特性、侵蚀地貌到沉积全过程,重点是对冰蚀地貌动力机制(第七章)、冰碛沉积宏观和微观特征(第八、九章)的研究;后是对山地自然灾害发生、发展与防治的全面评说(第十章)。
本书可供地貌、地质、自然地理、沉积学等专业人员以及区域规划、铁路、公路、旅游、水利、防灾等建设部门参考。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