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关于中国哲学史问题的讨论
一、论辩的背景和缘起
二、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对象、范围和方法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研究“中国哲学史”所应采取的方法
(二)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
(三)关于中国哲学史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四)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有没有问题,能不能适用于中国哲学史
(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有没有同一性
(六)社会历史观领域里有没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七)哲学的党性与阶级性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三、如何评价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
(一)如何对待唯心主义
(二)唯心主义本身是不是绝对错误的,有没有“好东西”
(三)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和认识有没有积极作用
四、关于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的讨论
(一)冯友兰的观点
(二)对冯友兰观点的反对意见
(三)哲学遗产批判继承的可能性
(四)哲学遗产批判继承的标准
(五)如何批判继承
五、关于孔子哲学问题的讨论
(一)孔子的天道观
(二)孔子的阶级立场
(三)孔子仁学的实质
(四)对孔子思想的总评价
六、关于老子哲学问题的讨论
(一)老子其人其书
(二)《老子》一书的阶级立场
(三)老子哲学的性质
七、关于庄子哲学问题的讨论
(一)《庄子》书中哪些篇目是记载庄子本人思想的作品
(二)庄子哲学的性质
(三)庄子哲学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
八、论辩的总结与评价
第二章 关于逻辑学问题的争论
一、有关逻辑学问题争论的缘起与背景
二、关于形式逻辑的对象问题的争论
(一)王方名对形式逻辑“流行定义”的质疑
(二)马佩为形式逻辑的“流行定义”所作的辩护
(三)朱丰杰、江天骥对“形式逻辑对象”的不同阐释
七、关于形式逻辑的“修正”与发展问题的争论
(一)章沛、陈政翔关于“修正形式逻辑”的主张
(二)郑毅男关于“形式逻辑必须根本改造”的主张
(三)金岳霖关于建立“统一的逻辑”体系的主张
(四)邵友勋对“修正形式逻辑”诸多主张的质疑
(五)康宏逵、周礼全关于发展形式逻辑的主张
(六)争论中的各派分野及论辩实质
八、关于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的争论
(一)爰求实与江天骥之间的辩论
(二)且大有与宋文淦之间的论辩
(三)争论中的各派分野及论辩实质
九、有关逻辑学问题争论的影响与评价
第三章 美学问题大讨论
第四章 周谷城与“时代精神”大论辩
第五章 对冯定的批判
第六章 对巴人的批判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