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总序(路甬祥陈宜瑜)/i前言/v第一部分 2011~202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总论第一章 导言/003第二章 学科发展规律性认识/005第一节 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005第二节 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012第三章 学科发展趋势/015第一节 学科发展整体趋势/015第二节 各学科发展趋势、关键科学问题、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016一、数学/016二、物理学/017三、化学/018四、天文学/019五、地球科学/020六、生物学/021七、力学/022八、农业科学/023九、医学/024十、资源与环境科学/025十一、能源科学/026十二、工程科学/027十三、材料科学/027十四、信息科学/028十五、脑与认知科学/029十六、空间科学/030十七、海洋科学/031十八、纳米科学/031十九、管理科学/032第四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学科发展/034第一节 历史的启示/034第二节 面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科战略思路/036第五章 新科技革命的学科基础与准备/038第六章 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042第一节 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042第二节 政策建议/043第二部 分延伸阅读1.学科知识体系的演变/0472.中国学科知识体系的转变/0533.科研机构/0564.大学与技术学院/0595.科学共同体/0616.学术团体/0657.中国科学院学部/06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部/0719.力学世界观/07510.工程技术的科学化与学科发展/07811.从生物学到生命科学/08212.大科学/08513.学科交叉的范例:核磁共振/08814.曼哈顿工程/08915.阿波罗登月计划/09016.创新密集期案例/0931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09718.拉瓦锡与《化学纲要》/09919.学科分布的变化态势:世界SCIE论文产出的计量分析/10020.量子调控/10221.源自学科交叉的重大科学创新——以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例/10422. NBIC会聚技术/10623.基于引文网络的学科交叉关系/11024.数据密集型的科研范式/11425.电磁理论、电力技术与无线通信/11826.后IP技术/12027.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12128.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2429.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优势学科结构比较/12630.伽利略/12931.废科举与学制改革/13232.我国与国际上的学科分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