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趋势与未来1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
上篇 世界大趋势与中国应对
未来十年世界四大趋势
多元趋势下的世界文化变局
价值观的“主流”与“边缘”
第四波科技浪潮下的国力竞争
“后美国世界”的主角博弈
传统思维已不适应全球化时代
世界趋势与中国应对
发展不均衡的结构性难题与超越
下篇 未来1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
挑战一: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
科学制度反腐的最佳时期
未来十年的最大挑战:腐败问题突破民众心理承受的底线
挑战二:分配不公激化社会矛盾
分配制度改革不能小打小闹了
社会分配改革需进入加速期
挑战三:基层干群冲突
巩固执政基础需要注意两大问题
改善基层干群关系从哪人手
基层干群冲突凸显农村治理危机
挑战四:高房价与低收入矛盾
房产泡沫导致危机的中国警示
给房价问题一个更全面的说法
如何理顺房价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政府应旗帜鲜明大力发展可支付住房
房地产政策制定须谨慎前行
挑战五:信任危机
契约社会还有多远
信用就是财富
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中国外贸发展应积极实施“价值链提升”战略
挑战六:民主政治改革低于公众预期
可控性政治改革是最佳选择
民主政治改革低于公众预期
挑战七:环境危机凸显
用生态文明打造中国特色低碳经济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生态文明模式:中国的使命与抉择
当今气候之争的思辨
完善环境信息流网络的现实选择
弘扬生态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和谐: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理念
挑战八:人口老龄化矛盾凸显
尽快把解决老龄化问题作为国家战略
人口老龄化挑战与老有所养
挑战九: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局
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心理和谐面对未来挑战
大学生就业呈现两大变化
营销理念引领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
挑战十: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
主流价值观的时代化、大众化
冲突背后的深层体制根源
避免现代化陷阱的国际借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五个基本问题
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30位著名经济学家会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吴敬琏:经济转型“开倒车”是绝没有出路的
高尚全:金融危机实质上>中击了不合理的经济方式
刘世锦: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式转型
迟福林: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
林兆木: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
周其仁: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
常修泽:从中国未来第三波转型看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张玉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宋晓梧: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迟福林: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的收入分配改革
樊纲:扩大内需关键在于解决收入结构失调
王一鸣:调整和转型: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
常修泽: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陈清泰:发现、培育和尽快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柱
隆国强:中国产业升级的机遇与策略
金碚: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冯飞:谈产业结构调整
金碚: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演变趋势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魏礼群: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推进创新发展
陈清泰: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抓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陈清泰:WTO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段应碧:农村掀起自主创业热潮相关政策需调整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陈锡文: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总体思路
高尚全:推进城市化要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
迟福林: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
周其仁:成都经验的启示
党国英:关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若干认识问题
韩俊: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二元结构
侯云春韩俊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
郭书田:发展现代农业解读
加快推进生查文明建设
胡鞍钢:绿色发展就是绿色贡献
郭书田:生态文明需要发展绿色村庄和生态农业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魏礼群: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王梦奎: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迟福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发展理念变革
孙立平:以重建社会来再造经济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陈清泰:信息化助推发展方式转变
齐勇锋:论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陈文敬: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及未来发展探析
王志乐:发挥跨国公司积极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深化改革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支撑
张卓元:以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迟福林: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十二五”改革
孔泾源: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贾康刘薇: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财政政策
官员天花板困局
前言
第一篇:“天花板”干部是如何炼成的
“年龄一刀切”的经济学分析
“天花板”现象背后的历史背景
干部升迁遭遇“天花板”
备而不用有何不可
借调困境与“编制”难题
简析古今中外透明度困局
一个无解问题怎能成为问题
第二篇:当官员遭遇“天花板”
干部升迁中的“天花板”现象剖析
“天花板”干部是个啥情况
干部升迁的“天花板”现象
上楼梯口“凡升必争”
“漂在机关”的借调群体
借调干部尴尬处境透视
官场风险类型与“弹性”高危
官场高危是不是个伪命题
伪命题如何转化成了真命题
“高危”生态之文化探源
对官员仅有体制内的监督远远不够
“潜规则”下的“涉土”官员
交通厅长“高速”腐败的症结在哪
公安局长的白与黑
县委书记的致命弱点
“官中之官”的困境
第三篇:破解官员“天花板”困局
不能拿所谓的规律作“挡箭牌”
管好自己,用好别人
重在打破“主观天花板”
“年事已高”的干部不能成为鸡肋
“金字塔”之外的新激励
充分透明才能避免“暗箱”操作
约束借调:“人少”“事多”的博弈对策
探寻中高级公务员职业事业平衡发展的制度化“通路”
干部晋升困局求解
干部年轻化中的偏误需要纠正
给官员稳定的“职业预期”——国外公务员制度设计带来的思考
官员“天花板现象”为什么会成为问题
后备制度可否中止了
后备官员谨防七种“仕途陷阱”
破除困局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
期待“天花板”现象不再
拓展成长空间:期待制度正面效应
心态平和看待“天花板”
从王亚丽事件看干部选拔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系统思维更需要淡定的心
政府改革需要明确目标和路径
政坛生态重构:超越单一价值观
职业化管理让“两官分途”
45岁:不应当成为阻碍干部成长的一个关键
领导干部就怕格局小
警惕官场“圈子病”蔓延
“解放”领导悖论之忧
“减负”与“增负”的官场逻辑
第四篇:历史教训与国外借鉴
领导艺术的历史教训——选人用人与利益分配的得与失
古代官场的年龄潜规则
李斯的“老鼠哲学”
李光地的晋升法则
李鸿章的为官原则与自保
“官二代”的时代魔咒
“官二代”现象背后
国外如何斩断裙带关系
公司的力量
序言 为了远行的回望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
公司与现代社会 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采访撷英
第一章 公司!公司!
无处不在的神奇组织
崭新生活的巨大推手
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过往岁月抑或未来生活?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二章 市场无限
皇家特许的光辉岁月
失去魔力的摇钱机器
把公司还给市场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三章 猎富时代
狂飙突进的新大陆
奋起直追的欧罗巴
托拉斯盛景的幻灭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四章 进步之痛
“天堂”里的劳资战争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摒弃“丛林法则”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五章 危机时刻
“大萧条”席卷全球
浮华年代深藏祸患
政府伸出“有形之手”
重新定义市场经济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六章 谁执权杖
公司王朝的世代交替
职业经理人华丽登场
现代公司治理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七章 各领风骚
日本经营理念的孕育
西方“面孔”下的东方灵魂
高峰低谷间的思考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八章 创新先锋
创新,时代的引领者
科技,经济的发动机
奇迹,靠什么实现?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九章 本土雄心
第一波公司热悄然退场
风雨苍黄中的民族资本
从计划到市场的艰难变革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十章 地球无疆
跨越国界的开疆拓土
胸怀全球的资源整合
文化碰撞下的本土化
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独家访谈
启示录
附录:公司发展大事记
后记:因为山在那里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总导演任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