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考古学
作者:张碧波 (作者), 庄鸿雁 (作者)
出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2.1
页数:389
定价:52.00 元
ISBN-13:9787207092205
ISBN-10:7207092202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图腾画像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兼及中印蛇文化的比较研究
一、中国灵蛇崇拜的文化人类学涵义
二、中国灵蛇崇拜所隐含的人文意蕴
三、从灵蛇到神龙的演化
第二章 大汶口文化三种习俗的文化考古学探索
一、太昊·少昊·颛顼
二、大汶口文化三种习俗的族属探索
第三章 红山文化的文化考古学探察
一、红山文化创造了红山文明模式
二、红山玉器--精神文明的载体
第四章 良渚文化的文化考古学解读
一、祝融氏与九黎
二、文献史料中的九黎文化
三、良渚文化与良渚王国
四、良渚玉琮透视
第五章 西王母王国文明论
一、《山海经》中西王母文本的文化解读
二、西王母与昆仑丘
三、文献学与考古学的寻绎
四、余论
第六章 西藏高原原生态文化的文化学考察
一、藏族与中华内陆各族先民共工触不周山神话的解读
二、藏族与中华内陆各族先民太阳、凤乌崇拜的相融互渗性
三、藏族与中华内陆各族先民猕猴祖源神话的一体性
第七章 玉器文化与玉器时代,
一、玉器文化分布与特征--以黑龙江流域玉器文化为例
二、中华古史上有一个玉器时代
三、玉器、神权、王权
第八章 彩陶文化的文化学说解
一、彩陶为礼器
二、彩陶纹饰图像的文化人类学解说
三、彩陶纹饰的演化
第九章 陶器纹饰的文化学试析
一、白金宝文化陶器纹饰
二、新开流文化陶器纹饰
三、黑龙江左岸新石器陶器纹饰举隅
第十章 天文考古中的大宇宙观念探索
一、唐尧的天学
二、考古史料学上透露出的宇宙观念
三、高句丽壁画墓的四神图像解析
……
第十一章 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第十二章 灵性世界探密
第十三章 不死的信仰,长生的欲求
第十四章 石棺墓文化与吉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明
第十五章 索离王国文明探源
第十六章 关于中国北海学史诸问题的探索
第十七章 五国部--一部失落的文明
第十八章 论秦楚丹阳、蓝田大战背后的文化冲突
第十九章 地名、族名、国名的文化学探索
张碧波,男,1930年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班。1956年至1985年执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调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4年离休。
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中国文学简史》、《中国文学史论》等多部专著。1985年以后转入文化史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课题。主编并相继出版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1993年出版)、《专题文化卷》(1995年出版)。
1997年以后转入中国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出版了《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上卷)(2000年)、《东北民族与疆域论稿》(2002年),《中国东北疆域研究》(2006年)。
2004年以后转入中华早期文明研究。出版了《中华早期文明的文化人类学考察》(2005年),《中华文明探源》(2007年)。《华夷变奏--关于中华多元一体运动规律的探索》(2009年)。
2011年出版了《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丛书:朝鲜。箕子,箕子朝鲜,中华史学视野中的高句丽、唐代渤海兴越史研究自选集》。2011年出版了《黑龙江流域文明新论》。
现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
庄鸿雁,女,1965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师从张碧波先生,1989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从事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和新闻媒体工作,现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省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先后发表新闻稿件数百万字,在《戏曲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北方文物》、《黑龙江社会科学》、《黑龙江民族丛刊》、《齐齐哈尔师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策划并完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黑龙江馆主题陈述报告《冰雪让我们与众不同》,近年与张碧波先生合作专著《华夷变奏--关于中华多元一体运动规律的探索》、《黑龙江流域文明新探》。
从考古文化学到文化考古学,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学科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和主要对象,但对考古资料的文化学研究是这一学科的主要目标和主要特点。考古文化学“就是根据实物复原历史”,“从目的来讲,是复原历史,研究历史,方法和手段主要是类型学、层位学(或地层学)”,“挖的是死人的材料,反映的是活人的关系”,“墓地是活人埋的不是按死人的意志,是按活人的意思,反映着活着的人与人的关系”。
杠杠,现在还没有划,说明工作还不到一定阶段,从而提出“动态考古学”一一“科学考古”的新观念,“用以发展我们的学科,用不了一代人两代人,就可以兴旺起来”。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