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篇 宗教理论与历史一般
理解信仰问题的主要视角
一、基于宗教哲学的视角:信仰与理性的区别
二、基于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视角:广义的信仰概念
三、基于高端宗教信仰的视角:狭义的信仰概念
四、基于亚伯拉罕宗教系统的视角:一神的信仰概念
五、基于宗教多元论的视角:多元的信仰概念
六、基于发展的视角:信仰朝低端回归的倾向
影响信仰性质及其分层的若干基本要素
一、拯救或解脱目标与道路
二、从低端信仰出发的思考:功利、神秘、形式诸因素在信仰中的地位
三、从高端信仰出发的思考:集体、经典、伦理诸因素在信仰中的地位
四、一神信仰问题
考量人类精神运动走向的几个宗教视角
一、“轴心时期”人类的精神运动及其分野
二、基于宗教的视角:哲学精神路向中精英与大众的疏离
三、基于宗教特别是犹太宗教的视角:哲学与其他宗教精神路向中无神论与多神论、理性与巫术的结伴而行
四、基于犹太宗教即宗教革命的视角:其他文明系统中早期信仰的连续性
第二篇 中国宗教的起源
中国神灵观念的远古源头——从出土遗存看原始中国人的神灵观念
一、早期灵魂观念的形成
二、图腾:从动物崇拜到灵物崇拜
三、由大而小的祖先崇拜
四、以太阳为主的天体或天神崇拜
五、早期与中期的祭祀
六、晚期或即与青铜时代接壤的祭祀
中国巫术观念的远古源头——从出土遗存看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
一、石和玉的巫术意义
二、其他葬式的巫术意义
三、自发的巫术与职业的巫师
四、巫师专用的“法器”
五、动物之于巫术控制的意义
六、占卜活动
第三篇 中国宗教的成型
从三代到两汉:中国信仰观念的成型
一、从“绝地天通”的故事说起
二、民间信仰
三、国家宗教
“命”中注定的中国宗教
一、从虞夏到商周的占“命”方式
二、周代的“命”观念与思想的变化
三、春秋战国时期“命”观念与思想的发展
四、战国至两汉占“命”的数术化
五、汉代“命”观念的神秘化
中国信仰观念成型时期的知识与思想界
一、战国中期以前的知识与思想界:由迷信而理性
二、战国中期以后的知识与思想界:由理性而迷信
三、上述现象背后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第四篇 道教、佛教、儒教及民间宗教
从道佛二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看中国社会的底层信仰——以现有研究为基础的考察
一、道教与民间宗教
二、佛教与民间宗教
三、从道教、佛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看其与原始宗教的关系
四、包括道教、佛教在内的民间信仰的合理与积极的成分
也论儒教的历史与形态
一、引言:考察儒教问题的视角
二、儒教形成的时间概念
三、儒教的主要信仰观念
四、儒教与儒学的两个问题
五、儒教在宋代以后的新气象:基于宗族共同体的伦理化
六、儒教伦理的戒律化
七、儒教伦理的普世性
道教、儒教与佛教异同之粗析
一、道教与儒教的异同
二、道教与佛教的异同
三、儒教与佛教的异同
第五篇 中国宗教之基本类型与本质特征
思考中国宗教本质问题的若干视角
一、以卡尔·雅斯贝斯为代表的研究: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看精神运动的轴心或定型意义
二、以麦克斯·缪勒、汉斯·昆、秦家懿等为代表的研究:从比较宗教学或宗教类型的视角看中国宗教
三、以马克斯·韦伯、杨庆垄等为代表的研究:从宗教社会学或宗教性格的视角看中国宗教
四、以张光直为代表的研究:从人类学或宗教发展的视角看中国宗教
中国宗教:未曾经历革命及其归宿
一、宗教:自然历史进程的与革命的
二、中国未曾发生宗教革命
三、中国亦未曾接受宗教革命
四、道教从一开始就是自然宗教的
五、佛教最终也回归为自然宗教的
中国宗教:巫术与伦理或理性的对立和共存
一、引子
二、巫术的传承
三、理性和伦理的产生
四、理性、伦理与巫术的紧张
五、巫术与理性、伦理的共存
古代中国宗教的基本精神
一、中国宗教的基本传统
二、道教、佛教与儒教中的原始宗教品格
三、道教与佛教的伦理精神
四、儒教的伦理精神
第六篇 中国宗教与巫术的关系
巫术与中国宗教精神
一、巫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中国宗教巫术化之可能
三、巫术与国家生活
四、巫术与社会生活
五、巫术与其他宗教关系之考察、地位之比较
……
第七篇 中国宗教与伦理的关系
第八篇 作为参照的亚伯拉罕宗教系统
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