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认知
作者: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 (编者)
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5
丛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
页数:154
定价:29.80 元
ISBN-13:9787565606755
ISBN-10:7565606758
去豆瓣看看 第一部分 数学认知
1.衡量对数概念理解的标准
数字是抽象的,如“1”,它具体可指1个人、1个苹果、1只小狗、1件衣服、1棵树等,抽象地说,它代表一个或一类事物,理解数需要有数字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综合能力的参与。
4岁儿童标准
4岁儿童的数量概念形成并迅速发展,而且出现了逻辑思维,思维对行动的调节作用也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
5岁儿童标准
5岁是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已从只具有对少量物体的模糊的数观念达到了可以形成数概念的阶段。
6岁儿童标准
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仅对自然数的顺序能够熟记,而且对数的实际意义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他们开始在较高水平上形成数的概念,并开始从表象向抽象的数学运算过渡。
2.衡量对空间关系的认知标准
儿童对几何形体的感知受空间知觉能力的影响。一方面,几何概念的学习有赖于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另一方面,几何概念的学习又对儿童空间能力的改善起促进作用。
4岁儿童标准
4岁的儿童能够区分并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上下方位和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物体的上下方位,可以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且对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等有一定的认识。
5岁儿童标准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在空间方位区分的范围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已经能够按含有方位词的指令行动了,同时此阶段的孩子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范围也有所扩展。
6岁儿童标准
6岁这一时期,儿童的空间智能又前进了一大步,能够利用明显的标记或路标对物体定位,并开始学习利用较为复杂的标记。能以自己为中心判定左右;在提供一种几何形状轮廓图的情况下,能用至少5块拼版拼出这个几何图形。
3.衡量会进行物体分类的标准
分类有助于儿童掌握数组成与加减,分类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过程,比较是分类的基础,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事物的共同点与差异,然后再分类,所以儿童的分类过程就是积极的思维过程,也是发展能力的过程。
4岁儿童标准
4岁的孩子,对于物体外在的明显特征已有了较好的感知能力,而且还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这说明他们已能概括物体的共同属性,这为他们抽象出同类物体的数量特征提供了前提,是认识数量的准备。
5岁儿童标准
到了5岁,孩子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分类活动了,他们能根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征给物体分类。随着孩子思维模式的形成,分类概念在大脑中成熟,他们完全可以按功用给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分类。
宏章家庭教育,多年来针对孩子成长的教育问题,出版过多部家教系列图书,其中包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常青藤式的精英教育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认知》分为“数学认知”和“科学探究”两大部分。“数学认知”部分主要通过父母的合理引导,孩子对生活中遇到的和数学相关事物的认知,以及通过各种儿童感兴趣的游戏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这样既不会因为过早学习抽象的数学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为将来学习各种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科学探究”部分则是引导孩子通过认识自然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念,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
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认知的发展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