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报应论
经部
《周易·坤·文言传》
宋李过《西溪易说》卷二
明崔铣《读易余言》卷四
明倪元璐《儿易外仪》卷九
清王心敬《丰川易说.卷首》
《尚书·伊训》
《尚书·汤诰》
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一五
又卷一六
查看完整
《周易·坤·文言传》
宋李过《西溪易说》卷二
明崔铣《读易余言》卷四
明倪元璐《儿易外仪》卷九
清王心敬《丰川易说.卷首》
《尚书·伊训》
《尚书·汤诰》
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一五
又卷一六
查看完整
李申,河南省孟津县人,出生于1946年4月6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1969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物理系,1970年4月在抢救山林火灾时受重伤,立二等功。1981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于该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均为任继愈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儒教研究室主任。2002年11月,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 主要著作有:《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宗教论》(第一、二卷)、《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隋唐三教哲学》等。曾任《中华大典。哲学典》(已出版)常务副主编兼儒家分典主编。现任《中华大典·宗教典》常务副主编兼儒教分典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副主编。
本丛书设计了30个左右的题目,每个题目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字数控制在30万字左右。采用繁体,进行简略的标点(一般只用句、逗和书名号)。数据一般取自《四库全书》系统,并按《四库全书》顺序编排,某些部分会有些许调整。根据研究情况和实际需要,加或长或短的研究性说明或导言。主要供给学术界和爱好传统文化的人们使用。由于编纂力量有限,每年争取出版二三本或三五本。下面公布的题目(见附录),仅仅是初步设想。随着研究的开展,可能会有变动,但不会有大的本质性的改变。
任何研究实际上都是为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因而都是一种现实的反映。本丛书所设计的题目,自然也与当前人们对儒教的认识状况相关。
任何研究实际上都是为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因而都是一种现实的反映。本丛书所设计的题目,自然也与当前人们对儒教的认识状况相关。
经部
《周易·坤·文言传》
宋李过《西溪易说》卷二
明崔铣《读易余言》卷四
明倪元璐《儿易外仪》卷九
清王心敬《丰川易说.卷首》
《尚书·伊训》
《尚书·汤诰》
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一五
又卷一六
又卷二一
又卷二二
又卷二四
宋史浩《尚书讲义》卷一-《泰誓下》
宋夏僎《夏氏尚书详解》卷一0
又卷一七
宋黄伦《尚书精义》卷二五《泰誓下》
又卷四0
又卷四九
宋陈经《陈氏尚书详解》卷四七
明王樵《尚书日记》卷七
明梅鸶《尚书考异》卷三《伊训》
《日讲书经解义》卷六
宋李樗、黄棂《毛诗集解》卷三二
宋范处义《诗补传》卷二四
又卷二六
宋卫浞《礼记集说》卷一二八《中庸》
又卷一三六
又卷一三七
宋张九成《孟子传》卷五
又卷二0
清李光地《读孟子札记》卷下
史部
《后汉书·杨震传》
《晋书·后妃列传·明穆庾皇后》
《晋书·外戚列传》
《宋书·谢晦传》
《梁书》卷三一《袁昂传》
《旧唐书》卷六。
《旧唐书·卢藏用传》
《新唐书·魏征传》
《宋史·孙奭传》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四《太子诸王定分》
又卷六
又卷一0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0《讨镇州王庭凑德音》
又《削夺李罕之官爵制》
唐杜佑《通典>>卷一六二《推人事破灾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开元寺震井》
宋沈枢《通鉴总类》卷五下
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六《灾祥》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九《文定何柏斋先生塘》
子、集部
汉孔臧《孔丛子》卷下《鹄赋》
汉刘向《说苑》卷一六
汉王符《潜夫论》卷三《慎微》
汉徐干《中论·天寿》)
魏嵇康《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嵇中散集》卷八)
晋戴逵《释疑论》(《广弘明集》卷一八)
陈朱世卿《性法自然论》(《广弘明集》卷二二)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六
唐李景伯《上东宫启》(《文苑英华》卷六五一)
唐吕才《禄命篇》
唐陆赞《论叙迢幸之由状》(《翰苑集》卷一二)
唐牛僧孺《善恶无余论》
唐李德裕《阴德论》(《李卫公外集》卷二)
又《冥数有报论》(《李卫公外集》卷四)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九四二
孙奭《谏幸汾阴疏二则》(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七)
宋范仲淹《太子右卫率府率田公墓志铭》(《范文正集》卷一三)
宋富弼《上神宗论灾变而非时数》(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四二)
宋石介《与范十三奉礼书》(《徂徕集》卷一五)
宋蔡襄《新除宰臣梁适祖文度皇任齐州禹城县令累赠太师中书令可赠兼尚书令
《余如故制》(《端明集》卷一五)
宋黄庶《善恶有余解》(《伐檀集》卷下)
宋吕陶《汤周福祚如何论》(《净德集》卷一八)
宋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序》(《文忠集·外集》二一)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一五
宋苏轼《三槐堂铭并叙》(《东坡全集》卷九七)
宋朱光庭《上哲宗乞戒约士大夫传异端之学》(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八四)
宋范纯仁《富弼行状》(《范忠宣集》卷一七)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宋程俱《天辨》(《北山集》卷一五)
宋陈渊撰《代高左藏郡君醮词>)(《默堂集》卷二二)
宋王之道《庐州天庆观物产记》(《相山集》卷二三)
宋李昌龄《乐善录》(陶宗仪《说郛》卷七三下)
宋胡宏《上光尧皇帝书》(《五峯集》卷二)
宋虞俦《灾异疏》(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八0)
宋朱熹《己酉拟上封事》(《晦庵集》卷一二)
又《郑公艺圃折衷(叔友)》(《晦庵集》卷七三)
宋王质《赵信臣子名字序》(《雪山集》卷五)
宋楼钥《论仁德刚德》(《攻娩集》卷二五)
宋陆九渊《象山集.荆门军上元设厅讲义》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
宋袁燮《居士阮君墓志铭》(《絮斋集》卷二0)
宋韩元吉《滋德堂记》(《南涧甲乙稿》卷一六)
宋度正《南峰黄氏第一峰修路记》(《性善堂稿》卷——)
宋魏了翁《积善堂记》(《鹤山集》卷四七)
又《绍定六年劳农文》
宋徐鹿卿《己巳进故事》(《清正存稿》卷二)
宋方岳《代范丞相>)(《秋崖集>)卷一八)
又《南康军免设醮》(《秋崖集》卷三五)
宋姚勉《明州奉化县梓潼帝君殿记》(《雪坡集》卷三三)
宋家铉翁《积庆堂记》(《则堂集》卷二)
又《种德堂记》
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卷一
宋吴如愚《种德说》(《准斋杂说》卷上)
(汉马融)《忠经>)
金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滹南集》卷四二二)
元郝经《积庆堂记》(《陵川集》卷二六)
元方回《送张仲文教谕还宣城序》(《桐江续集》卷三三)
元刘说《李伯玉太素脉》(《桂隐文集》卷二)
元刘埙《积善堂记》(《水云村稾》卷三)
又《龚祥甫墓志铭》(《隐居通议》卷一六)
元胡祇通《论道》(《紫山大全集》卷二0)
元赵孟俯《程氏先茔之碑》(《松雪斋集》卷七)
又《为政善恶事类序》(《松雪斋外集>))
元蒲道源《陈逢吉字说》(《闲居丛稿》卷二一)
元吴澄《邓衍字说》(《吴文正集》卷一0)
又《庆原别墅记》(《吴文正集》卷四五)
元程文海《魏国赵氏先德之碑》(《雪楼集》卷五
元姚燧《李道复曾祖考执赠韩国公制》(《牧庵集》卷二)
元陈梁《祭越国汪公文》(《定宇集》卷一四)
元陶宗仪《说郛》卷七三下《阴德》
元程文海《高大有积庆堂诗序》(《雪楼集》卷一五)
又《商继显子孙名字说》(《雪楼集》卷二三)
元崔残《献宝玺书》(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卷三)
元王旭《衍庆堂记》(《兰轩集》卷一二)
又《跋滕州积善王氏祖林事迹后》(《兰轩集>)卷一四)
元刘敏中《书任氏三乐堂记后》(《中庵集》卷一0)
又《参政张公先世行状》(《中庵集》卷一九)
元萧斞《五老堂序》(《勤斋集》卷一)
又《地震问答》(《勤斋集》卷四)
元杨椿《书虞秦公祺传》(赵琦美编《赵氏铁网珊瑚》卷五)
元揭俣斯《善余堂记》(《文安集》卷一一)
又《勅赐汉昭烈帝庙碑》(《文安集》卷一二)
元王沂《瑞庆窝记》(《伊滨集》卷一九)
元黄沼《书申屠公墓表后》(《文献集》卷四)
……
《为善阴险》书及相关材料
附录
^ 收 起
《周易·坤·文言传》
宋李过《西溪易说》卷二
明崔铣《读易余言》卷四
明倪元璐《儿易外仪》卷九
清王心敬《丰川易说.卷首》
《尚书·伊训》
《尚书·汤诰》
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一五
又卷一六
又卷二一
又卷二二
又卷二四
宋史浩《尚书讲义》卷一-《泰誓下》
宋夏僎《夏氏尚书详解》卷一0
又卷一七
宋黄伦《尚书精义》卷二五《泰誓下》
又卷四0
又卷四九
宋陈经《陈氏尚书详解》卷四七
明王樵《尚书日记》卷七
明梅鸶《尚书考异》卷三《伊训》
《日讲书经解义》卷六
宋李樗、黄棂《毛诗集解》卷三二
宋范处义《诗补传》卷二四
又卷二六
宋卫浞《礼记集说》卷一二八《中庸》
又卷一三六
又卷一三七
宋张九成《孟子传》卷五
又卷二0
清李光地《读孟子札记》卷下
史部
《后汉书·杨震传》
《晋书·后妃列传·明穆庾皇后》
《晋书·外戚列传》
《宋书·谢晦传》
《梁书》卷三一《袁昂传》
《旧唐书》卷六。
《旧唐书·卢藏用传》
《新唐书·魏征传》
《宋史·孙奭传》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四《太子诸王定分》
又卷六
又卷一0
《唐大诏令集》卷一二0《讨镇州王庭凑德音》
又《削夺李罕之官爵制》
唐杜佑《通典>>卷一六二《推人事破灾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开元寺震井》
宋沈枢《通鉴总类》卷五下
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六《灾祥》
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九《文定何柏斋先生塘》
子、集部
汉孔臧《孔丛子》卷下《鹄赋》
汉刘向《说苑》卷一六
汉王符《潜夫论》卷三《慎微》
汉徐干《中论·天寿》)
魏嵇康《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嵇中散集》卷八)
晋戴逵《释疑论》(《广弘明集》卷一八)
陈朱世卿《性法自然论》(《广弘明集》卷二二)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六
唐李景伯《上东宫启》(《文苑英华》卷六五一)
唐吕才《禄命篇》
唐陆赞《论叙迢幸之由状》(《翰苑集》卷一二)
唐牛僧孺《善恶无余论》
唐李德裕《阴德论》(《李卫公外集》卷二)
又《冥数有报论》(《李卫公外集》卷四)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九四二
孙奭《谏幸汾阴疏二则》(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七)
宋范仲淹《太子右卫率府率田公墓志铭》(《范文正集》卷一三)
宋富弼《上神宗论灾变而非时数》(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四二)
宋石介《与范十三奉礼书》(《徂徕集》卷一五)
宋蔡襄《新除宰臣梁适祖文度皇任齐州禹城县令累赠太师中书令可赠兼尚书令
《余如故制》(《端明集》卷一五)
宋黄庶《善恶有余解》(《伐檀集》卷下)
宋吕陶《汤周福祚如何论》(《净德集》卷一八)
宋欧阳修《欧阳氏谱图序》(《文忠集·外集》二一)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一五
宋苏轼《三槐堂铭并叙》(《东坡全集》卷九七)
宋朱光庭《上哲宗乞戒约士大夫传异端之学》(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八四)
宋范纯仁《富弼行状》(《范忠宣集》卷一七)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宋程俱《天辨》(《北山集》卷一五)
宋陈渊撰《代高左藏郡君醮词>)(《默堂集》卷二二)
宋王之道《庐州天庆观物产记》(《相山集》卷二三)
宋李昌龄《乐善录》(陶宗仪《说郛》卷七三下)
宋胡宏《上光尧皇帝书》(《五峯集》卷二)
宋虞俦《灾异疏》(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八0)
宋朱熹《己酉拟上封事》(《晦庵集》卷一二)
又《郑公艺圃折衷(叔友)》(《晦庵集》卷七三)
宋王质《赵信臣子名字序》(《雪山集》卷五)
宋楼钥《论仁德刚德》(《攻娩集》卷二五)
宋陆九渊《象山集.荆门军上元设厅讲义》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三
宋袁燮《居士阮君墓志铭》(《絮斋集》卷二0)
宋韩元吉《滋德堂记》(《南涧甲乙稿》卷一六)
宋度正《南峰黄氏第一峰修路记》(《性善堂稿》卷——)
宋魏了翁《积善堂记》(《鹤山集》卷四七)
又《绍定六年劳农文》
宋徐鹿卿《己巳进故事》(《清正存稿》卷二)
宋方岳《代范丞相>)(《秋崖集>)卷一八)
又《南康军免设醮》(《秋崖集》卷三五)
宋姚勉《明州奉化县梓潼帝君殿记》(《雪坡集》卷三三)
宋家铉翁《积庆堂记》(《则堂集》卷二)
又《种德堂记》
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卷一
宋吴如愚《种德说》(《准斋杂说》卷上)
(汉马融)《忠经>)
金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滹南集》卷四二二)
元郝经《积庆堂记》(《陵川集》卷二六)
元方回《送张仲文教谕还宣城序》(《桐江续集》卷三三)
元刘说《李伯玉太素脉》(《桂隐文集》卷二)
元刘埙《积善堂记》(《水云村稾》卷三)
又《龚祥甫墓志铭》(《隐居通议》卷一六)
元胡祇通《论道》(《紫山大全集》卷二0)
元赵孟俯《程氏先茔之碑》(《松雪斋集》卷七)
又《为政善恶事类序》(《松雪斋外集>))
元蒲道源《陈逢吉字说》(《闲居丛稿》卷二一)
元吴澄《邓衍字说》(《吴文正集》卷一0)
又《庆原别墅记》(《吴文正集》卷四五)
元程文海《魏国赵氏先德之碑》(《雪楼集》卷五
元姚燧《李道复曾祖考执赠韩国公制》(《牧庵集》卷二)
元陈梁《祭越国汪公文》(《定宇集》卷一四)
元陶宗仪《说郛》卷七三下《阴德》
元程文海《高大有积庆堂诗序》(《雪楼集》卷一五)
又《商继显子孙名字说》(《雪楼集》卷二三)
元崔残《献宝玺书》(周南瑞编《天下同文集》卷三)
元王旭《衍庆堂记》(《兰轩集》卷一二)
又《跋滕州积善王氏祖林事迹后》(《兰轩集>)卷一四)
元刘敏中《书任氏三乐堂记后》(《中庵集》卷一0)
又《参政张公先世行状》(《中庵集》卷一九)
元萧斞《五老堂序》(《勤斋集》卷一)
又《地震问答》(《勤斋集》卷四)
元杨椿《书虞秦公祺传》(赵琦美编《赵氏铁网珊瑚》卷五)
元揭俣斯《善余堂记》(《文安集》卷一一)
又《勅赐汉昭烈帝庙碑》(《文安集》卷一二)
元王沂《瑞庆窝记》(《伊滨集》卷一九)
元黄沼《书申屠公墓表后》(《文献集》卷四)
……
《为善阴险》书及相关材料
附录
^ 收 起
李申,河南省孟津县人,出生于1946年4月6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1969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物理系,1970年4月在抢救山林火灾时受重伤,立二等功。1981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于该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均为任继愈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儒教研究室主任。2002年11月,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 主要著作有:《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宗教论》(第一、二卷)、《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隋唐三教哲学》等。曾任《中华大典。哲学典》(已出版)常务副主编兼儒家分典主编。现任《中华大典·宗教典》常务副主编兼儒教分典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副主编。
本丛书设计了30个左右的题目,每个题目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字数控制在30万字左右。采用繁体,进行简略的标点(一般只用句、逗和书名号)。数据一般取自《四库全书》系统,并按《四库全书》顺序编排,某些部分会有些许调整。根据研究情况和实际需要,加或长或短的研究性说明或导言。主要供给学术界和爱好传统文化的人们使用。由于编纂力量有限,每年争取出版二三本或三五本。下面公布的题目(见附录),仅仅是初步设想。随着研究的开展,可能会有变动,但不会有大的本质性的改变。
任何研究实际上都是为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因而都是一种现实的反映。本丛书所设计的题目,自然也与当前人们对儒教的认识状况相关。
任何研究实际上都是为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因而都是一种现实的反映。本丛书所设计的题目,自然也与当前人们对儒教的认识状况相关。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