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总是不安?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工作不好找、房子买不起、社保续不上、医疗没保障、食品不卫生……诸多生存问题在前,人人都像是拧紧发条的机器,被焦虑驱赶着不停前进,一旦静下来,疲惫、压抑、愤怒又仿佛枷锁缠身无法挣脱,而逢迎同事、应付亲戚、结交友人这些人际关系、利害冲突也像一张大网,让人透不过气。
加藤谛三博士说:做大人,确实很难。
难在哪?
难,就难在你必须按照别人的要求去生活,和众人保持一致,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这样的你被称赞为“长大了,成熟了”,这样的称赞让你获得了一时的安全感。然而,这种别人眼里的成熟,真的是属于你的成熟吗?这种安全感,就是你需要的安全感吗?
不,这种成熟只是表面上的成熟。在遭遇压力时,你会不会变得灰心沮丧或就此一蹶不振?是不是觉得自己立刻退化成为一个无能为力不知所措的小家伙?
其实,这个“小家伙”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存有的孩子,“他”行为乖张、任性自我,却展现着你纯真也真实的个性。倾听“他”的声音,牵着“他”一起向前走,你会更加坚强,无所畏惧。可惜的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看不到“他”,听不见“他”的苦恼,甚至刻意忽略“他”的存在。这时候那个常理中成熟的“我”和心底深处那个天真的“他”的矛盾迅速飙升。很多人因此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个小孩,看见一扇很好看的门关着,就会对自己说,我要过去把门打开打开打开,说完立刻跑过去,可跑到跟前,门却突然被大人打开了,小孩愣了,他会想:“为什么不让我来开门!”他很生气,继而发脾气,哭闹。很无厘头吧?但这就是孩子,可以堂而皇之地表达各种各样的小情绪。
而你那四十多岁,威严稳重的顶头上司,上班前很认真地换了一件名贵的粉色衬衫。他很希望别人发现并且得到赞美。结果呢,没人注意到他今天穿得“很有意思”,甚至有好友说“你这个年纪穿这个合适吗。”出于大人的理性,他知道劝他的人出于好意,而这个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更不能因此发脾气)……于是,他一天里把下属们拉来开了三次会,找毛病,大家怨声载道,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这就是大人,必须要控制小情绪的后果。
加藤博士认为,大人和小孩的心情是一样的,只是他们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如果不能发现内在的情绪,找到真正内心的安全感,“成熟”的大人面对问题时采取的常常是看似合理其实幼稚、失败的做法。
觉得不安是现代人的通病,《我们为何如此不安:哈佛导师给迷茫者的心灵地图》从人际关系、安全感、焦虑感、爱与被爱、积极态度等几大方面,用心理学的观点从深处挖掘不安的根源,对人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识以及表现出的行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帮助读者更好的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地完成个人的成长和完善。人只有拥有一个不会被任何人窥视、专属于自己的世界,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通过营造这样的世界,把内心的孩子小心藏放,认真听他的声音,才能合理地实现自我的成长和意愿。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