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民居
作者:王其钧 (作者)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1
页数:250
定价:118.00 元
ISBN-13:9787112132942
ISBN-10:7112132940
去豆瓣看看 前言
一、中国民居的典型特点
(一)群体组合——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
(二)千年宅制——民居的历史发展
(三)因地择宜——中国地理气候总体情况
(四)形制多样——民族建筑的特点
(五)祈福消灾——居住建筑的装饰
二、因地制宜的宅居
(一)黄土窑洞——高坡上的土居
(二)北京四合院——规矩方整的大宅院
(三)皖南民居——蕴藉奢华的简朴高楼
(四)江南水乡民居——小桥流水旁的人家
(五)晋中单坡屋顶——封闭坚固的青砖楼
(六)干栏式住宅——底层架空的木构屋
(七)闽南红砖民居——喜庆祥和的砖造屋
三、民族聚落的典型
(一)维吾尔族——散落天山南麓的平顶屋
(二)藏族——石砌土筑的碉房
(三)蒙古族——大漠上的半圆穹庐
(四)朝鲜族——长白山下的抗风矮屋
(五)侗族——溪涧河湾畔的干栏寨
(六)傣族——隐身西双版纳的竹楼
(七)白族——云南大理的汉风坊屋
(八)纳西族——糅合异族风格的土墙屋
四、不越雷池的堡垒
(一)福建土楼——群山环绕的城寨
(二)赣南围屋——地处险恶的土围子
(三)梅州围拢屋——散落田间的马蹄痕
(四)开平碉楼——潭江畔的奇异堡垒
(五)闽西土堡——守卫家园的楼堡
附 录
参考书目
后 记
王其钧,教授。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并兼任武汉大学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其钧研究中国传统民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突出的民居研究学者。1992年作为建筑指导,王其钧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的12集电视系列片《中国民居趣谈》的拍摄,并作为节目主持人主持了这一节目。1993年,他的专著《中国传统民间建筑》荣获台湾图书最高奖“金鼎奖”,成为中国大陆荣获此奖项的第一人。1995年,他的《中国古建筑大系——民间住宅建筑》荣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项”。其后,他的许多有关中国民居的书籍获奖。王其钧调查民居的足迹遍及中国大陆、香港郊区、台湾全岛,以及台湾海峡中的澎湖、金门等岛屿,因此拥有了相当多的照片与资料。王其钧还是一位画家,书中的插图都是王其钧本人绘画。因此,他的民居书籍美文美图,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
《图解民居》中国民居是中国古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形式。旧时的官式建筑总是从民居建筑中吸收养分,民居建筑的某些构造方式一旦被官式建筑所采用,就反过来限制民居继续使用。但民居又在新的方面继续发展,譬如民居的雕刻装饰,就明显优于官式建筑。研究民居,不仅对于人民了解中国传统的营造方法大有裨益,而且对于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也大有帮助。作者调查民居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包括香港和台湾。《图解民居》运用了大量的说明图画来解释和说明一些典型的传统民居和村落,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实用和有趣味的图书。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