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史理论研究
作者:廉敏 (作者)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9
页数:263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516113677
ISBN-10:7516113670 
去豆瓣看看    序
  绪论
  一 明代史学研究新领域:明代史论
  (一)明代史学长期遭受贬抑
  (二)近年明代史学逐渐扬起
  (三)明代史论隐现洞天
  二 明代史论研究新视角:历史理论
  (一)史义:史论的宗旨
  (二)历史理论:近现代逐渐形成的史学观念
  (三)坎坷艰辛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遗产发掘
  (四)明代史论中蕴藏着亟待探索的历史理论遗产
  小结
  第一章 明代史论考略
  一 明代史论的起因
  (一)隋唐儒学转向义理,暗伏远因
  (二)科场逐渐重“论”成为近因
  二 明代史论至多
  (一)明人对史论的参与
  (二)明人对于时人论史的评论
  (三)明人对史论之史学意义的揭示
  三 明代史论的历史进程
  (一)洪武至宣德时期:明代正统史论的建立
  (二)正统至弘治时期:正统史论的发展与异端史论的萌芽
  (三)正德至万历时期:异端史论与正统史论的对立
  (四)泰昌至崇祯时期:明代史论的衰落
  小结
  第二章 关于历史之论:天人、治道、古今
  一 天人:谁掌管历史
  (一)多以“气”为造化之本原
  (二)偏信“心”为造化之生命力
  (三)“气”与“心”(也即“天”与“人”),何物主祸福
  二 治道:循天道与顺人情
  (一)深虑:在天道与人为之间的摇摆与勘定
  (二)行道:“唯其时”与“要诸人心”
  三 古今之辨:正俗、乘势与积今成古
  (一)习、俗与义:对客观之“势”的怀疑
  (二)遇时、乘势、因情:把握“势”
  (三)积今成古
  小结
  第三章 关于社会演变之论:世变、君职、朝代与人物
  一 世变论:对社会纵向变化的关注
  (一)天运思想下的历史终始循环论
  (二)正统思想下的世道两变论
  (三)形势论下的世道三变论
  二 君职论:思想上对君权的削弱
  (一)以义利给君臣定位
  (二)以职责来界定君民关系
  (三)君家与天下有分别
  三 朝代论:对明代历史走向的深思
  (一)先秦及秦论
  (二)宋论
  (三)元论
  (四)明论
  四 人物论:视角多样,胆魄超绝
  (一)商鞅论
  (二)武则天论
  (三)岳飞论
  小结
  第四章 关于历史认识方法之论
  一 关于正统论的论难
  (一)正统论导致历史认识混乱
  (二)正统论混乱的由来与影响
  (三)提出新的正统标准与原则
  二 是非之论与历史评价
  (一)是非之论的起因
  (二)是非之论与历史评价标准
  三 对传统历史评价标准的揭露与批判
  (一)批判“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二)倡扬以“童心说”为原则评价历史人物
  小结
  余论
  一 明代历史理论的特点
  二 明代历史理论对前代史论的究讨
  三 明代历史理论对清代史论的影响
  四 明代历史理论研究的启示
  小结
  附录一 明代部分史论编年
  洪武至宣德朝(1368—1435)
  正统至弘治朝(1436—1505)
  正德至万历朝(1506一1619)
  泰昌至崇祯朝(1620—1644)
  附录二 明代部分史论叙录
  (一)论体史书
  (二)其他著述
  参考文献
  (一)工具书与丛书(以时代及出版时间为序)
  (二)历史文献(以人物及论著所属时代为序)
  (三)近人与今人书目(以出版时间为序)
  (四)近人与今人论文(以发表时间为序)
  (五)学位论文
  后记
      廉敏,女,汉族,1974年4月生,山西沁水人。199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本科,2000年获得该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2003年以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十多篇。
      《明代历史理论研究》以明代史论为主要史料,运用近现代逐渐形成的历史理论观念,研究明代史论中对历史的理性分析与总结,并适当地作出评价。书中展示出明人在历史运动、中国古代社会演变、历史认识方法三方面提出的丰富而有价值的理论认识。其间涉及的史论作者人数众多,身份各异。《明代历史理论研究》中还少有地纵向考察了明代史论的若干问题,如起因、现象、阶段性,为明代历史理论提供了必要的整体面貌上的参照。这些对于客观公正地看待明代史论及明代史学、丰富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遗产有直接帮助。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