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遗传学的历史发展
一、遗传学科发展历史
一、遗传学具有里程碑式的发现
第二节 遗传与变异
第三节 遗传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
一、显性和隐性
二、分离现象
三、孟德尔假设
四、基因型和表型
五、盂德尔假设的验证
六、配子形成时发生分离的证明
七、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性状的自由组合
二、对自由组合的解释
三、两对基因杂种的基因型和表型
四、多基因杂种
五、对培育良种的启示
第三节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
一、概率
二、遗传比例的计算
三、二项式展开
四、适合度测验
五、用卡平方来测定适合度
第四节 孟德尔遗传与人类疾病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三、x连锁显性遗传
四、x连锁隐性遗传
五、人类孟德尔遗传性状和疾病数据库
习题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一节 染色体
第二节 细胞分裂
一、细菌的有丝分裂
二、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
第三节 染色体周史
一、动物的生活史
一、植物的生活史
二、动、植物生活史的比较
四、真菌类的生活史
第四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习题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一、环境与基因作用的关系
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三、基因的多效性
四、表现度和外显率
五、拟表型
第二节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一、不完全显性
二、镶嵌显性
三、并显性
四、显隐性可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更改
五、显性与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致死基冈
第四节 复等位现象
一、瓢虫的鞘翅色斑
二、ABO血型
三、孟买型与H抗原
四、Rh血型与母子间不相容
五、家畜的母子间的血型不相容
六、自交不亲和
第五节 非等位基出间的相互作用
一、互补基因
二、修饰基因
三、上位效应
习题
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一、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第二节 DNA的分子结构与复制
一、两种核酸和它们的分布
二、DNA的化学结构
三、DNA的模型
四、DNA的变性和复性
五、DNA的复制
第三节 基因的本质
一、基因与DNA
二、生化突变型与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
三、人的先天代谢缺陷
四、基因的精细结构
五、近代的基因概念
第四节 重组UNA技术
一、限制性内切酶
二、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制备
习题
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第一节 性别决定
一、性染色体
二、性别由性染色体差异决定
第二节 伴性遗传
一、果蝇的伴性遗传
二、高等植物的伴性遗传
三、鸡的伴性遗传
第三节 遗传的染色休学说的直接证明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
一、蜂的性别决定
二、后螠的性别决定
三、高等植物的性别分化
四、环境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第五节 人类的性别畸形
一、几种性别畸形
二、基因突变在性别分化上的作用
三、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说明了例外的现象
第六节 基因与性别决定
一、果蝇的性别决定
二、人类的性别决定
习题
第七章 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
一、连锁
二、交换
三、雌雄的连锁不同
四、连锁群
五、三点试验与基因直线排列
六、连锁图
七、重组率与交换率
八、孟德尔研究过的7对基因位于7对不同染色体上吗
第二节 真菌类的连锁分析
一、着丝粒作图
二、粗糙链孢霉的连锁
……
第八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
第九章 数量性状遗传
第十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一)——染色体畸变
第十一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二)——基因突变
第十二章 重组与修复
第十三章 细胞质和遗传
第十四章 基因组
第十五章 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六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
第十七章 遗传和进化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