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
作者:郑筱筠 编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1
页数:385
定价:69.00 元
ISBN-13:9787516117781
ISBN-10:7516117781
去豆瓣看看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第一编 宗教·东南亚·社会发展
宗教与东南亚区域社会发展
关注宗教与东南亚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
东南亚宗教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对外战略实施的影响
华侨华人宗教与民间外交研究
当代东南亚宗教现状、特点及发展战略
第二编 佛教·本土化·改革运动
近现代南传佛教教育的展现
从说一切有部的无诤法看阿罗汉的利他行
论析佛教第一次结集时比丘戒条的总数
论佛教与当代发展观的重构——以泰国为例
以社会为中心的思想性介入:佛使比丘与当代泰国的佛教改革运动
泰国北部佛教文化初探
对侨僧身份归属及其研究的思考——从转道法师被遗忘说起
前田惠学与东南亚佛教研究
第三编 伊斯兰教·道教·民间宗教
从漠视到重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伊斯兰党关系试析
东南亚伊斯兰教育现代化及影响——以印尼和马来西亚为例
论印尼恩鲁克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论道教在越南的传播方式
德教“十章八则”考原
神旨与人谋之间——新马地区德教会历史上的“丁未年事件”探讨
新加坡的“真空教”
第四编 华人宗教·东南亚社会
从中式寺庙看泰国华人的宗教信仰
青云亭华文碑铭与海外华人宗教信仰
民间信仰与华侨华人生存空间的构建及其意义转换
东南亚华人“祖神”崇拜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海外华人华侨宗亲组织及其与传统宗教的关系透视
第五编 跨境民族·宗教·区域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原生性宗教的调适与互动——试析上座部佛教在云南的本土化路径
云南临沧市南传上座部佛教慈善事业现状及模式探索
贝叶经典籍对中国南传佛教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东南亚视野下对“云南回族”的重新认识
景颇族基督教信仰在中缅边境的跨境交流与互动——基于陇川县广山村的个案研究
缅甸边境基督教发展及其对云南跨境民族的影响——基于历史、现实与理论的思考
郑筱筠,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社科联理事、全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文化》副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执行主编。2012年获中国社科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佛教、宗教慈善。学术代表作是《佛教与云南民族文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南传佛教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年版)。
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使东南亚各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格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美国调整自己的全球发展战略,高调重返亚太,其他国家也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凸显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因此,中国更需要从国际发展战略的世界格局角度来看待东南亚社会的发展。由于东南亚地区宗教多样性非常突出,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研究宗教在东南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以“东南亚宗教与区域社会发展”为主题,聚集国内外学界和宗教界专门研究东南亚宗教的学者,汇集了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宗教与东南亚地区社会结构、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人手,深度探讨了宗教在当代东南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