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

戴震是在儒学内部最早发现“以礼杀人”的思想家,从而成为五四反传统肯定个人欲望、权利的先驱者;但另一方面,戴震又是乾嘉考据学派的代表人物。当他穷毕生精力考证经典时,西方已开始科学革命,知识体系迅速现代化。一般认为,乾嘉之学的兴起,使清代学术限于远离自然的和社会的琐碎考证,无疑对中国近代知识的形成具有负面的作用。戴震集启蒙先驱和考据经师于一身,形成如此大的反差,使得某些思想史研究者不得不将戴震的考证和他的义理观隔离开来。这样一来,中国的传统知识体系之现代化,似乎就和清代思想没有什么关系;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便可完全被视为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所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证学间的关系。它主要在思考:在激烈地批判甚至否定传统的过程中,近代中国就知识与思想发展的角度而言,经过了什么样的历程而有乐今天的风貌。“转型期中国”(1895-1925)的代表性思想家章太炎,梁启超与胡适,在他们高举“启蒙”的旗号对传统做激烈攻击的过程中,是如何透过清代知识主流考证学的反省,来诠释并转化那个被诅咒,污名化的“传统”,尤其是儒家传统,并进一步使它与自西方引进,具有威望的所谓“科学知识”接轨。
《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所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证学间的关系。它主要在思考:在激烈地批判甚至否定传统的过程中,近代中国就知识与思想发展的角度而言,经过了什么样的历程而有乐今天的风貌。“转型期中国”(1895-1925)的代表性思想家章太炎,梁启超与胡适,在他们高举“启蒙”的旗号对传统做激烈攻击的过程中,是如何透过清代知识主流考证学的反省,来诠释并转化那个被诅咒,污名化的“传统”,尤其是儒家传统,并进一步使它与自西方引进,具有威望的所谓“科学知识”接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