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纪
一 秦朝统治下的山东
(一) 秦朝统治山东的措施
(二) 秦始皇帝的五次东巡
二 秦末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与田氏复国运动
(一) 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
(二) 田氏起兵与田齐复国
三 汉初曹参治齐与诸侯王国的变迁
(一) 韩信东征和盘踞齐国
(二) 刘肥封王和曹参治齐
(三) 继起的山东诸侯王国
(四) 三齐之乱及其平定
四 武帝封禅泰山与山东方士
(一) 武帝九巡山东和六封泰山
(二) 山东方士的求仙活动
五 西汉中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山东吏治
(一)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昌邑王立废之争
(二) 昭宣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与山东吏治
(三) 西汉末年农民生活的困苦与农民起义
六 王莽改制与赤眉军起义
(一) 王莽改制前后的山东社会矛盾
(二) 赤眉军起义及其西征
七 东汉初年的山东政局
(一) 割据势力的兴起和灭亡
(二) 东汉初年的山东社会状况
(三) 封土狭小的诸侯王国
八 豪族地主势力的发展
(一) 度田失败所透露的信息
(二) 山东世家豪族的形成
(三) 豪族地主的田庄经济
九 东汉后期的山东农民起义
(一) 此起彼伏的农民武装斗争
(二) 独树一帜的青州黄巾军
一○ 汉末山东的割据混战
典志
一 政区
(一) 郡县
(二) 封国
(三) 州域沿革
二 职官
(一) 山东地方行政职官
(二) 山东封国职官
三 食货
(一) 农业
(二) 手工业
(三) 商业
四 河渠
(一) 黄河
(二) 水利
五 教育
(一) 教育圣地——曲阜
(二) 官学与私学教育
(三) 齐学与鲁学
六 学术
(一) 百家学派
(二) 儒家传经
(三) 五经博士
(四) 经学成就
(五) 学术特征
七 文学
(一) 诗歌
(二) 散文
(三) 辞赋
(四) 小说
八 艺术
(一) 秦汉碑刻
(二) 汉画像石
(三) 帛画壁画
(四) 乐舞百戏
(五) 建筑艺术
九 风俗
(一) 齐俗
(二) 鲁俗
一O 文献
(一) 经
(二) 史
(三) 子
(四) 集
列传
一 徐福
二 孔甲、叔孙通
(一) 孔甲
(二) 叔孙通
三 伏胜(湛、隆、恭、无忌)
四 娄敬
五 周仁、尹齐
(一) 周仁
(二) 尹齐
六 公孙弘
七 兄宽
八 主父偃
九 终军
一○ 东方朔
一一 车千秋、王诉
(一) 车千秋
(二) 王诉
一二 龚遂
一三 王吉(附王骏、王崇)
一四 贡禹
一五 韦贤、韦玄成
(一) 韦贤
(二) 韦玄成
一六 魏相
一七 丙吉
一八 于定国
一九 萧望之
……
主要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