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医疗与外来文化
作者:陈明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3
页数:682
定价:98.00 元
ISBN-13:9787301220818
ISBN-10:7301220812
去豆瓣看看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中古外来医学理论与中医的混融
第一节 从“一大不调”到“一脉不调”——出土文献所见外来医学理论的痕迹寻
第二节 “转女马男”——中国与印度妊娠学说的叮能关联
第三节 “三界医王”——中古“医王”概念的来源与扩散
第二章 “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中古入华胡人的疾病及其医疗
第一节 病患的身份差异与“华夷普同”
第二节 病胡苦疾——中古入华胡人的疾患与治疗事例
第三节 “写方传布”——吕西华故事中的胡僧医疗与胡方传播母题
第四节 在华胡医的医事活动与社会角色
第三章 中古外来药物的认识及其商业图景
第一节 唐代本草着作及其对外来药物的认识
第二节 李殉《海药本草》的外来药物及其中外文化背景
第三节 “商胡辄自夸”——中古胡商的药材贸易与作伪
第四节 “质汗”与“土质汗”——中古外来药物的本土化例释
第五节 “生西海波斯国”——“婆罗得”与“八刺都而”的来源及使用
第四章 中古中医经典与胡方及外来瘵法源流
第一节《千金翼方》中的阿伽陀圆及其源流
第二节 《外台秘要方》所引《近效方》与外来医学
第三节 《千金要方》中的“天竺国按摩法”与禅定瑜伽
第五章 中古宗教、医学与外来文化
第一节 方家、炼丹与西土药——中占道教医学与外来文化
第二节 “纳药”与“授方”——中占胡僧的医疗活动
第三节 佛医东渐——以耆婆及其医方、医着为中心
第四节 “苏昆罗浆”——汉译佛经中的药物例释
第五节 “施者得福”一一中古世俗社会对佛教僧团的医药供养
第六章 从希腊到长安——丝绸之路与外来医学的流传
第一节 “善除万病”一一唐代拂蒜所献底野迦及其源流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中古外来解毒学知识的传播
第三节 汉唐时期于阗的对外医药交流
第四节 “法出波斯”一“三勒浆”源流考
第五节 “沙摩路多”一一作为眼药的乌贼鱼骨与东西方药物知识的流动
第六节 “藕伏灵善”——丝路出土残片的药名溯源
第七节 西域出土医学文书的文本分析——以杏雨书屋新刊羽042R和羽043号写卷为例
第八节 书写与属性——再论大谷文书中的医学残片
结语 文化相遇与医药传播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陈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占代语羞文学、佛教语爵和文献、中印文化交流史(侧蘑于中印医学文化关系史)。出版专著《印度梵文医典研究》(中华书局,2012)、《殊方异:出土文书典西域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敦煌出土胡语臀典研究》(湖北新文艺出版公司,2005)。
《中古医疗与外来文化》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将具体的医疗活动放到广阔的中外文化背景中考察;利用古希腊,波斯,阿拉们,印度,西域的医学典籍和宗教文献中的相关记裁,追溯中占医籍中的外来理论、药物用法以及胡方的原来面貌,乃至宗教观念在医疗活勤中的具体体现:以“从希蜡到长安”的视域,通过源兴流的比较,加深了对隋唐社会生活史的认识,从而揭示本土对外来文化的曲折改造进程:综合展现了中占医疗的梭杂而貌,深化了古代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古医疗与外来文化》将域外典籍、出土文献与中圃传世史料相互比勘,突破以往医学史,宗教史,社会史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使之成为多层次的整体考察,体现了作者跨学科研究的良好意识。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