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王权的依附型合作者
作者:刘中建 著
出版: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9.5
页数:269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810974202
ISBN-10:7810974203
去豆瓣看看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几个主要概念
四、有关本书方法论的说明、
五、本书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儒士:专制王权的依附型合作者
第一节 “依附型合作”概念的提出
一、社会交换理论评介
二、“依附型合作”概念的阐释
第二节 儒士:专制王权的依附型合作者
一、专制王权的特点
二、儒士的基本政治理念
三、专制王权的依附型合作者:儒士政治角色的自我体认
第二章 西汉中期儒士与专制王权依附型合作关系的制度化
第一节 两汉之前的儒士与王权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士与王权
二、儒士与秦帝国
第二节 汉初政治特点分析
一、汉初政治社会特点
二、汉初黄老政治的再解读
第三节 儒士的努力
一、儒士的政治作为
二、儒士的理论创新
第四节 依附型合作关系的实现及其制度化
一、董仲舒的贡献
二、汉武帝的作为及依附型合作关系的制度化
第三章 汉代儒士的政治作为
第一节 两汉儒士的政治资源
一、理论资源
二、制度保障
第二节 汉代儒士的政治作为
一、以经术治国
二、教化民众、改善风俗
三、从事教育,促进儒士的再生产
第四章 儒士与汉王权在依附型合作模式下的互动
第一节 儒士对汉王权的影响及汉王权对儒士的尊用与控制
一、儒士对汉王权的维护
二、儒士对汉王权的规范
三、汉王权对儒士的尊用与控制
第二节 儒士与汉王权在依附型合作模式下的互动
一、经学——儒士与汉王权合作互动的中介
二、互动模式下的儒士
三、互动模式下的汉王权
第五章 儒士与汉王权依附型合作的效果
第一节 “汉承秦制”及两汉政治的特点
一、秦代政治的特点及“汉承秦制”
二、汉王权对儒学的认同及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化
三、汉代官僚群体的儒化
四、汉王权对社会的有效整合
第二节 对儒士与专制王权最佳合作模式的蠡测
一、王权政治儒化的畸型——王莽改制
二、对儒士与专制王权最佳合作模式的蠡测
第六章 依附与合作的冲突:两汉儒士生存境状及典型政治心理分析
第一节 两汉儒士的生存境状
一、紧张的君臣关系
二、艰难的仕宦生涯
第二节 两汉儒士的典型政治心理分析
一、振奋与失落:求名逐利心态及不遇心态
二、道义的坚守与忧患意识
三、退守自保心态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刘中建男,山东鄄城人,1975年出生,山东财政学院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及当代中国财政法制。近年来,先后在《山东大学学报》《中州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与林存阳博士合著出版有《中国之伦理精神》《郑板桥》等学术著作。
“专制王权的依附型合作者”,是《专制王权的依附型合作者》对儒士政治角色的一种全新定位。儒家所特有的政治资源使得这种依附型合作具有了可能性。而合作的实现有赖于儒士与王权的。共同努力。历经春秋战国的失意及与秦帝国的交恶,儒士与王权的依附型合作关系在汉代中期得以实现。儒士与王权在依附型合作模式下的博弈、互动。使得两汉政治形态呈现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化、启僚群体的儒士化、政治与社合一体化、政治秩序与文化秩序的高度契合化。儒士与王权之间的这种合作互动关系持续于整个冲国古代社会,是王权政治得以长期存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