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前沿”丛书:中国经济再平衡与可持续增长
作者:宋立刚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4
丛书:"中国经济前沿"丛书
页数:329
定价:59.00 元
ISBN-13:9787509743805
ISBN-10:750974380X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再平衡中国经济以维持长期增长
第二章 寻求内向型增长
第三章 金融抑制和中国的经济失衡
第四章 减少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储蓄、投资和人民币的角色
第五章 “飞雁模式”发生了吗?——对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第六章 中国企业层面的加工贸易:趋势、特征和生产率
第七章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升级
第八章 中国的省内不平等:对县级数据的分析
第九章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映射模式
第十章 攀登中国城镇、移民和农村教育的代际阶梯
第十一章 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地区比较及政策含义——基于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和四川的调查
第十二章 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一个转型经济体的养老收入供给
第十三章 转型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第十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对其水资源的影响——基于区域性多部门评估
第十五章 中国在全球搜寻能源安全:为何利益如此攸关?
Huw McKay,西太平洋银行的执行董事和高级国际经济师,曾任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的首席顾问。
宋立刚,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日本国际大学(获国际发展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rawford公共政策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座教授。
《“中国经济前沿”丛书:中国经济再平衡与可持续增长》主要阐述了中国经济再平衡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宽泛的宏观经济框架下触及了中国经济向内需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和路径,中国金融体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同经济失衡的关系,将再平衡的需要刻画为对内向型增长的探求,探讨了基于储蓄-投资视角的经常账户盈余,以及人民币的汇率等问题,认为由于沿海地区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的驱使,产业结构变化的“雁型”模式正在由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同时也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变迁提供了一个丰富和高度细分的国景与分析,并分析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是否能够通过改善增长质量对再平衡问题做出积极贡献。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空间特征、迁移决策、农村人口及其流动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不平等的空间分布,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乡城迁移人口教育程度的代际特征,老龄社会中退休收入的提供,中国在产业链升级和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者方面所做的努力,中国为维持水资源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所做的努力,以及中国对能源供给保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