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爱
作者:(美)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著 王大鹏译
出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3
丛书:精神分析经典译丛
页数:162
版本:2
定价:18.00 元
ISBN-13:9787801058324
ISBN-10:7801058321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我们社会中的富裕和厌恶
第一节 被动的人格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中的厌恶
第三节 人为制造的需要
第四节 家长制的危机
第五节 宗教的惨败
第六节 开拓人类成长的界限
第二章 论侵犯的起源
第三章 梦是人类的通用语言
第四章 非心理学家的心理学
第一节 前现代与现代心理学
第二节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三个基本观念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章 以生活的名义:一幅对话的肖像
第六章 希特勒是什么样的人,构成反对他的力量是什么?
第七章 先知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第八章 人是谁?
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1933年赴美讲学,开设私人诊所。1974年移居瑞士,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1980年卒于瑞士洛迦。
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无论在人格理论、梦的分析、精神治疗以及伦理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他发现歇斯底里症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生理的原因,而是在于深刻内在的心理因素。他将这种存在的心理因素归结为儿童期被压抑的性意识,并由此创立了“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认为神经症的发作就是性意识的长期压抑最后总爆发的结果。弗洛伊德将他的发现加以总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最富创见的心理学说,并将这一学说全面推广到哲学、社会、宗教、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