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列表
缩略语列表
定义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生产系统中的计划和调度问题
1.1.2 传统生产系统面临的挑战
1.1.3 企业资源计划与准时生产制的兴起和不足
1.1.4 生产调度对于完善生产系统的作用
1.1.5 生产调度问题的复杂性
1.1.6 本书对于生产调度系统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思路
1.2 本书研究的调度模型
1.2.1 经典的车间调度问题
1.2.2 柔性车间调度问题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本书内容概览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智能体方法的基本理论
2.1 智能体的概念
2.2 智能体的属性和分类
2.3 多智能体系统的概念和体系结构
2.3.1 多智能体系统的概念
2.3.2 多智能体系统的特点
2.3.3 多智能体系统的体系结构
2.4 多智能体系统中智能体间的合作方式
2.4.1 智能体间合作方式的类型
2.4.2 智能体间合作关系的典型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章 相关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
3.1 引言
3.2 动态作业车间最小化平均延误问题的研究状况
3.3 具有不同作业交货期的动态提前加延误问题的研究回顾
3.4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的研究现状
3.5 各类多智能体方法在工业调度中的应用
3.5.1 层次型多智能体系统在调度中的应用
3.5.2 异构型多智能体系统在调度中的应用
3.5.3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多智能体系统在调度中的应用
3.5.4 混合式多智能体系统在调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权重式多智能体调度系统的体系结构
4.1 引言
4.2 多智能体调度系统中智能体的概念和角色
4.2.1 调度智能体的概念
4.2.2 MASS中智能体的类型和角色
4.3 MASS的通信与合作机制
4.4 MASS中合作权重的确定、调整和学习
4.5 MASS在制造系统中的实现和集成
参考文献
第5章 作业车间平均延误问题的多智能体调度方法
5.1 引言
5.2 作业车间MT问题的多智能体方法
5.2.1 对已有启发式规则的分析
5.2.2 各类智能体的调度规则
5.2.3 智能体优先级及合作机制的公式化表示
5.3 “最佳”合作权重的确定
5.3.1 穷举搜索法
5.3.2 模拟退火方法
5.4 智能体方法与经典启发式方法的实验比较
5.4.1 仿真实验设置
5.4.2 CoverT和ATC规则的参数设置
5.4.3 作业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时的仿真结果
5.4.4 “最佳”合作权重与车间环境参数的关系
5.4.5 作业到达间隔时间为常数时的仿真结果
……
第6章 求解动态作业车间最小化平均提前加延误问题的多智能体算法
第7章 带交货窗口的动态作业车间最小化平均提前加延误问题的多智能体算法
第8章 柔性作业车间平均延误问题的多智能体调度方法
第9章 结论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