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诗学:亚洲思想在美国诗歌中的嬗变
作者:石江山 (作者)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4
丛书:21世纪北美中国文学研究著译丛书
页数:288
定价:58.00 元
ISBN-13:9787516123102
ISBN-10:7516123102
去豆瓣看看 21世纪北美中国文学研究著译丛书 编辑说明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 总序
致谢
中文版序
引言 跨太平洋意象之嬗变
导论 虚无诗学或虚无崇拜
一 佛教千变万化 道教以静制动:虚无的多面性
二 各章综述
第一部分 佛教意象
第一章 流动中的虚无
欧内斯特 费诺罗萨《作为诗歌媒介的汉字》中的佛教诗学
一 费诺岁萨的佛教
二 新佛教。天台哲学和费诺罗萨的“虚无诗学”
三 《作为诗歌媒介的汉字》的佛教色彩
四 埃旌拉 庞德和欧内斯特 费诺岁萨
第二章 模式化和谐怫教,音调以及欧内斯特 费诺罗萨的关联宇宙论诗学
一 虚无与和谐
二 宇宙哲学的形式主义
三 翻译关联韵律学:《作为诗歌媒介的汉字》的遗失卷
四 现代派的音调和关联诗学
第三章 授法:加里 斯奈德的虚无诗学
一 授法
二 佛教浪漫主义和超验的翻译
三 作为跨越者的斯奈德
第二部分 道教意象
第四章 虚无语言:叶维廉的道教课题
一 叶式虚无诗学的定位
二 翻译的难题
三 美国现代主义之道
四 道教与诗歌形式
五 黑暗中的道教
六 结语
第五章 步虚:车学敬的《听写》
一 虚空的失落
二 虚空的起源
三 虚空的入口和终点
四 “艺术家之路是一条中庸之道”
五 虚空与虚己(道化肉身)
六 变异诗学:烁丹术
参考资料
后记
石江山(Jonathan Stalling),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诗人、翻译家,是《今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Today)杂志的合作创办人和常务副主编,兼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美国诗歌、比较文学、东西方诗学。合作编辑《作为诗歌媒介的汉字》(评注本,2008),著有《虚无诗学:亚洲思想在美国诗歌中的嬗变》(英文版,2010),翻译有《冬日阳光:食指诗选》(2012)等。
姚本标,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出版过多部译著,发表过20余篇学术论文。
《虚无诗学:亚洲思想在美国诗歌中的嬗变》追踪单一但多元的哲学术语“虚无”(emptiness)在历史上独特的互文道路,揭示一段重要但未引起注意的历史,即它在美国20世纪诗歌和诗学中的嬗变。这一概念的迁移分两部分进行详述。第一部分聚焦“跨太平洋佛教诗学”,第二部分侧重“跨太平洋道教诗学”领域。
《虚无诗学:亚洲思想在美国诗歌中的嬗变》通过多重解读这些文本结构,试图厘清美国诗歌和诗学里最重要但仍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