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之美:聊斋志异
《梦幻之美:聊斋志异》
从康熙九年(1670)的第一篇《莲香》,到康熙十八年(1679)全书《聊斋志异》初稿完成为止,总共九年的时间,其实也正是蒲松龄一生中最为落魄潦倒的时光。
郝誉翔认为,这段时间的蒲松龄,彷佛被困在一个“血汗暴流,扭筋拔力”、“家无四壁”的牢笼里,而唯一能把他拯救出去的,唯有文字,唯有想象力,所他以笔墨为刀斧,凿穿了时间和空间的墙壁,而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无穷无尽的“美”的天地。
郝誉翔指出,对于“美”的高度评价,正是蒲松龄与六朝志怪小说分岐,而要上追屈原《离骚》《九歌》所歌颂的“香草美人”。
“读《聊斋志异》,不只是在读它那充满了想像力的精彩故事,更是在读中国文化中美的精髓,并且要以此无限之美,点染我们自己有限的生命。”——郝誉翔
查看完整
从康熙九年(1670)的第一篇《莲香》,到康熙十八年(1679)全书《聊斋志异》初稿完成为止,总共九年的时间,其实也正是蒲松龄一生中最为落魄潦倒的时光。
郝誉翔认为,这段时间的蒲松龄,彷佛被困在一个“血汗暴流,扭筋拔力”、“家无四壁”的牢笼里,而唯一能把他拯救出去的,唯有文字,唯有想象力,所他以笔墨为刀斧,凿穿了时间和空间的墙壁,而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无穷无尽的“美”的天地。
郝誉翔指出,对于“美”的高度评价,正是蒲松龄与六朝志怪小说分岐,而要上追屈原《离骚》《九歌》所歌颂的“香草美人”。
“读《聊斋志异》,不只是在读它那充满了想像力的精彩故事,更是在读中国文化中美的精髓,并且要以此无限之美,点染我们自己有限的生命。”——郝誉翔
查看完整
比价列表
3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