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电影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电影的形态学研究——本书的框架
导论 艺术创造的三维结构与艺术形态学
第一节 艺术创造的三维结构
艾布拉姆斯的“四维结构说”及其缺陷——“三维结构说”——形式维与客体维、主体维三足鼎立
第二节 艺术创造的客体维
艺术的客体并非直接就是物质性的“生活”,而是生活的表象——生活表象的性质和特点——艺术客体的辩证法
第三节 艺术创造的主体维
艺术主体在创作中的支配作用——艺术主体的“双重身份”说——艺术主体是超越性与限定性、自主性和世俗性的统一体——艺术主体的个性——在电影领域中的复杂情况——这种个性的构成因素——意识层:直觉、情感、理性、才能——下意识层: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第四节 艺术创造的形式中介维与艺术形态学
艺术形式是主体改造客体的中介——“形式”的多种含义——具体形式和形式规范——不同形式规范将审美意象转化为不同的艺术形象——艺术多学科研究的三个中心环节:研究主体的艺术心理学、研究客体的艺术社会学、研究形式规范的艺术形态学
第一章 从艺术形态学到电影形态学
第一节 艺术形态学简史(上)
从古希腊到门罗之前的艺术形态学思想——黑格尔对艺术形态三级层次的划分——门罗完成了艺术形态学的确立——门罗的核心概念是艺术形态的五级构成层次——门罗的矛盾与缺陷
第二节 艺术形态学简史(下)
卡冈的艺术形态学缩小到艺术的分类学——卡冈的六种分类——卡冈将逻辑和历史统一起来——卡冈的局限
第三节 艺术形态学的主要概念
不同艺术独有的基本“语言单位”及构成——它们的物理基础和多重属性——这些形成“艺术语汇规则”——基本语言单位的结构性组合构成“艺术结构样式法则”——相应的结构属性:节奏、对称等——基本语言单位的造型性组合构成“艺术造型原则”——四种主要原则:写实、浪漫、象征、荒诞——这些规则、法则、原则形成艺术形式规范系统——它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节 艺术形态学与电影形态学
艺术形态学是确定电影形态的大参照系——它们既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又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电影形态学也是艺术形态学的有力补充——电影形态学同时也需研究电影的历史—文化形态——电影形态学简史
第二章 电影的历史形态
第一节 电影的雏形阶段
确定这一阶段的标准——本阶段的特点——狄克逊对电影摄影方法等的探索——卢米埃尔发明移动摄影等的意义——梅里爱将戏剧引入电影——斯密士的景别交替方法为蒙太奇奠定了基础——耶塞第一个雇用专业演员——早期电影的配音和着色——帕斯特隆《卡比利亚》初步综合了以前的探索——英斯是美国第一个编写分镜头剧本的人——卓别林的贡献——格里菲斯确立了电影的基本形态。
……
第三章 电影的文化形态
第四章 电影的审美形态
第五章 影响因素分析
结语
后记
主要人名、片名、书名对照表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