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问题的新思维
一、走出外来学术话语体系的困境,回归中国历史境域,构建独立的理论分析系统
二、关于构建中国历史社会经济形态新坐标体系的设想——国家权力中心论
三、关于中国土地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中国历史地权本体论
四、周一清间社会形态四期说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实践历史学:历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
一、人于史:回归历史境域
二、出于史:从原历史中,发现实践历史逻辑,提炼和建构普遍性理论分析系统
三、历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第二节 官社经济体制模式概说
第二章 官社经济体制的根基:普遍土地国有制度与国家普遍授田制
第一节 西周春秋时代,“王土”“封建”下的多级占有制
一、封邦建国与赐田作采
二、周金文中所见土地转移问题
三、邑共同体组织的顽固性
第二节 从“王土”到“皇土”:战国秦普遍的真正的土地国有制的高度发展
第三节 扩大国营耕地、牧场及圈占山林川泽
一、国营农耕地
二、国营牧地
三、山林川泽等资源
第四节 战国、秦国家普遍“制土分民”授田制
一、授田总则——“为户予田宇”、“乡田同井”、定量份地、定期还授、制辕田
二、授田对象与授田类别
三、家内受田人口之身份与资格
四、国家授田制的历史渊源
第五节 龙岗秦简中的土地国有制度诸问题
一、“行田”之律
二、“阡陌疆畔”、“畴企”等“为田”格局
三、“行田”中的诸违法行为
四、“实田”活动
五、国家授田制下,官社份地农生产的强制性及其趋向
六、“假田”问题
七、苑囿的保护和综合开发问题
八、个体莱田为公共牧场
九、结语
第六节 秦从孝公“为田开阡陌封疆”到始皇“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其普遍土地国有制的法权形式与经济内容
一、国家对土地拥有普遍的最高所有权
二、租税合一制
三、户籍与人口控制
第七节 战国、秦土地国家所有制的二重性
第八节 传统国家普遍授田制的延续和终结以及私有地权的形成
一、汉初土地国有制与国家授田制的延续
二、“名田宅”辨
……
第三章 官社经济体制下的田间布置规划标准化体系制度——“为田开阡陌封疆”
第四章 邑的社会政治经济实体性——官社国野体制新说
第五章 周代的邑社组织
第六章 《周礼》中的官社经济体制
第七章 银雀山汉简中的官社经济体制
第八章 孟子“井田”为官社经济体制说
第九章 商鞅变法后秦的官社经济体制
第十章 战国、秦官社经济体制模式典型举例
第十一章 战国秦汉的“社”与“社”会活动
第十二章 官社遗风——汉代的乡里社会组织——弹、倬
第十三章 官社经济体制下的农民道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第十四章 官民二元对立:官社下及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结构的基本格局
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