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研究丛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
导言
第一篇 综述兼容并包·自觉自信
第一章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形成
第一节 兼容并包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
第二节 关于“中国学习者悖论”
第三节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内涵
第二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精耕细作农耕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下的教育体系
第三节 考试文化下的科举意识
查看完整
第一篇 综述兼容并包·自觉自信
第一章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形成
第一节 兼容并包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
第二节 关于“中国学习者悖论”
第三节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内涵
第二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精耕细作农耕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下的教育体系
第三节 考试文化下的科举意识
查看完整
张奠宙,浙江奉化人,1933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研究生班。1986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95一1998年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成员。现兼任《高中数学课程国家标准》研制组两组长之一。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7年获全国教师奖(曾宪梓奖)一等奖。
长期担任数学分析和函数论课程的教学。数学研究领域为泛函分析。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杂志发表算子谱论的论文多篇。
在教学之余,从事现代数学史研究。有《陈省身传》、《20世纪数学史话》、《20世纪数学经纬》、《中国现代数学史略》、《中国数学教育史话》等著作。并有一批论文(英文)在《MathematicalIntelligencer》等杂志发表。
1986年以后,从事数学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
查看完整
长期担任数学分析和函数论课程的教学。数学研究领域为泛函分析。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杂志发表算子谱论的论文多篇。
在教学之余,从事现代数学史研究。有《陈省身传》、《20世纪数学史话》、《20世纪数学经纬》、《中国现代数学史略》、《中国数学教育史话》等著作。并有一批论文(英文)在《MathematicalIntelligencer》等杂志发表。
1986年以后,从事数学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
查看完整
《数学教育研究丛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是数学家、数学教育泰斗张奠宙先生立足中国教育实践,反思中国数学教育优缺点并加以梳理、提升得到的专著。全书秉承自重、自信,尊重传统、兼容并包的胸怀,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数学教育,同时指出未来中国数学教育的道路。
《数学教育研究丛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论据充分,观点独到,有国际视野,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出中国,也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向未来的积极探索。
《数学教育研究丛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论据充分,观点独到,有国际视野,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出中国,也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向未来的积极探索。
导言
第一篇 综述兼容并包·自觉自信
第一章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形成
第一节 兼容并包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
第二节 关于“中国学习者悖论”
第三节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内涵
第二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精耕细作农耕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下的教育体系
第三节 考试文化下的科举意识
第四节 考据文化与逻辑严谨
第五节 传统教育文化对数学教育的折射
第六节 中国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百年来的中国数学教育历程
第一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
第三节 国际数学教育运动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数学家傅仲孙等的初等数学研究
第五节 建国初期数学教育的民族化努力
第六节 学习苏联的得与失
第七节 1963:中国数学教育特色的形成
第八节 华罗庚、苏步青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九节 改革开放年代的拨乱反正与走向国际化
第十节 教师的漫漫教改路
第十一节 20世纪末应试教育的泛滥
第十二节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992—2006)
第十三节 21世纪的课程改革
第二篇 理念合理对接·均衡发展
第四章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关于教师作用的论争
第二节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完整提法
第三节 从“学生主体探究”的两节课看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五章 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有效平衡
第一节 正确处理教育中的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第二节 必要的遵守是创新的前提
第三节 华罗庚与昊文俊谈创新
第四节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坚持与困惑
第五节 中美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差异研究
第六章 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的适度对接
第一节 数学教育:西方确实在看东方
第二节 接受和记忆,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
第三节 启发式教学的兼容并包
第四节 系统知识学习与解决问题并重
第五节 奥苏贝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理论与启发式教学
第六节 探究性学习的坡度
第七节 关于“自主、探究、合作”的口号
第八节 一项关于程序性数学知识的教学研究
第七章 数学思维中熟练与理解的交互作用
第一节 熟练和理解的关系,寻求中间地带
第二节 杨振宁、陈省身、华罗庚谈熟能生巧
第三节 斯根普的“工具性理解”
第四节 理解的分类
第五节 李士錡关于“熟能生巧”的研究
第八章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第一节 中国数学教师的特征
第二节 马立平博士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PCK理论
第四节 “去数学化”: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
第三篇 特征中外结合继承创新
第九章 数学新知的“教学导入”艺术
第一节 教育家关注课堂教学如何开始
第二节 “教学导入”是中国特色的创造
第三节 教学导入与情景创设的关系
第四节 “对数”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情景创设举例
第五节 李庾南的因式分解课例
第十章 “尝试教学”——可持续的“探究”教学
第一节 顾泠沅‘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
第二节 陈重穆教授的“先做后说”
第三节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
第四节 尝试教学和探究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一章 “师班互动”:中国国情下的合作教学模式
第一节 师班互动成为当今中国数学教育的主流模式
第二节 师班互动的有效性解读
第三节 师班互动的一个小学案例
第十二章 “变式练习”化解了重复操作的弊端
第一节 顾泠沅的变式教学研究
第二节 马飞龙、迪尼斯的变异理论和变式教学
第三节 数学问题结构性变式:水平变式和垂直变式
第四节 数学题“根”与变式问题教学
第五节 问题变式与教材编写
第十三章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数学教育刨新
第一节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的开端
第二节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内容的梳理
第三节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第四节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类型
第十四章 “四基”:使“双基”具有灵性
第一节 “双基”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双基”数学教学的理论特征
第三节 “双基”正在发展为“四基”
第四节 “双基”教学研究一例: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第四篇 改革面向未来·植根本土
第十五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
第一节 数学教育改革依然是主旋律
第二节 发展独立的数学学科教育
第三节 深入研究数学教育的优势项目,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四节 逐步建设可以与国际对话的数学教育话语体系
后记
^ 收 起
第一篇 综述兼容并包·自觉自信
第一章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形成
第一节 兼容并包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
第二节 关于“中国学习者悖论”
第三节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内涵
第二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精耕细作农耕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下的教育体系
第三节 考试文化下的科举意识
第四节 考据文化与逻辑严谨
第五节 传统教育文化对数学教育的折射
第六节 中国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百年来的中国数学教育历程
第一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
第三节 国际数学教育运动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数学家傅仲孙等的初等数学研究
第五节 建国初期数学教育的民族化努力
第六节 学习苏联的得与失
第七节 1963:中国数学教育特色的形成
第八节 华罗庚、苏步青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九节 改革开放年代的拨乱反正与走向国际化
第十节 教师的漫漫教改路
第十一节 20世纪末应试教育的泛滥
第十二节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992—2006)
第十三节 21世纪的课程改革
第二篇 理念合理对接·均衡发展
第四章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关于教师作用的论争
第二节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完整提法
第三节 从“学生主体探究”的两节课看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五章 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有效平衡
第一节 正确处理教育中的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第二节 必要的遵守是创新的前提
第三节 华罗庚与昊文俊谈创新
第四节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坚持与困惑
第五节 中美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差异研究
第六章 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的适度对接
第一节 数学教育:西方确实在看东方
第二节 接受和记忆,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
第三节 启发式教学的兼容并包
第四节 系统知识学习与解决问题并重
第五节 奥苏贝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理论与启发式教学
第六节 探究性学习的坡度
第七节 关于“自主、探究、合作”的口号
第八节 一项关于程序性数学知识的教学研究
第七章 数学思维中熟练与理解的交互作用
第一节 熟练和理解的关系,寻求中间地带
第二节 杨振宁、陈省身、华罗庚谈熟能生巧
第三节 斯根普的“工具性理解”
第四节 理解的分类
第五节 李士錡关于“熟能生巧”的研究
第八章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第一节 中国数学教师的特征
第二节 马立平博士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PCK理论
第四节 “去数学化”: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
第三篇 特征中外结合继承创新
第九章 数学新知的“教学导入”艺术
第一节 教育家关注课堂教学如何开始
第二节 “教学导入”是中国特色的创造
第三节 教学导入与情景创设的关系
第四节 “对数”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情景创设举例
第五节 李庾南的因式分解课例
第十章 “尝试教学”——可持续的“探究”教学
第一节 顾泠沅‘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模式
第二节 陈重穆教授的“先做后说”
第三节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
第四节 尝试教学和探究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一章 “师班互动”:中国国情下的合作教学模式
第一节 师班互动成为当今中国数学教育的主流模式
第二节 师班互动的有效性解读
第三节 师班互动的一个小学案例
第十二章 “变式练习”化解了重复操作的弊端
第一节 顾泠沅的变式教学研究
第二节 马飞龙、迪尼斯的变异理论和变式教学
第三节 数学问题结构性变式:水平变式和垂直变式
第四节 数学题“根”与变式问题教学
第五节 问题变式与教材编写
第十三章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数学教育刨新
第一节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的开端
第二节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内容的梳理
第三节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第四节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类型
第十四章 “四基”:使“双基”具有灵性
第一节 “双基”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双基”数学教学的理论特征
第三节 “双基”正在发展为“四基”
第四节 “双基”教学研究一例: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第四篇 改革面向未来·植根本土
第十五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
第一节 数学教育改革依然是主旋律
第二节 发展独立的数学学科教育
第三节 深入研究数学教育的优势项目,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四节 逐步建设可以与国际对话的数学教育话语体系
后记
^ 收 起
张奠宙,浙江奉化人,1933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研究生班。1986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95一1998年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成员。现兼任《高中数学课程国家标准》研制组两组长之一。1995年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7年获全国教师奖(曾宪梓奖)一等奖。
长期担任数学分析和函数论课程的教学。数学研究领域为泛函分析。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杂志发表算子谱论的论文多篇。
在教学之余,从事现代数学史研究。有《陈省身传》、《20世纪数学史话》、《20世纪数学经纬》、《中国现代数学史略》、《中国数学教育史话》等著作。并有一批论文(英文)在《MathematicalIntelligencer》等杂志发表。
1986年以后,从事数学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年。著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数学方法论稿》、《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等10余种。于波,博士,西南大学教授,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部主任,从事数学教育、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
近五年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任副主编以及参编、参译论著、教材5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1项,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项,重庆市教育规划重大课题2项、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与英豳际发展部招标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收 起
长期担任数学分析和函数论课程的教学。数学研究领域为泛函分析。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杂志发表算子谱论的论文多篇。
在教学之余,从事现代数学史研究。有《陈省身传》、《20世纪数学史话》、《20世纪数学经纬》、《中国现代数学史略》、《中国数学教育史话》等著作。并有一批论文(英文)在《MathematicalIntelligencer》等杂志发表。
1986年以后,从事数学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5年。著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数学方法论稿》、《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等10余种。于波,博士,西南大学教授,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部主任,从事数学教育、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
近五年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任副主编以及参编、参译论著、教材5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1项,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项,重庆市教育规划重大课题2项、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与英豳际发展部招标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收 起
《数学教育研究丛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是数学家、数学教育泰斗张奠宙先生立足中国教育实践,反思中国数学教育优缺点并加以梳理、提升得到的专著。全书秉承自重、自信,尊重传统、兼容并包的胸怀,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数学教育,同时指出未来中国数学教育的道路。
《数学教育研究丛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论据充分,观点独到,有国际视野,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出中国,也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向未来的积极探索。
《数学教育研究丛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论据充分,观点独到,有国际视野,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出中国,也是中国数学教育走向未来的积极探索。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