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语言学概述
1.1 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及其背景
1.2 社会语言学内涵
1.3 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1.3.1 语言研究发展回顾
1.3.2 社会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1.3.3 社会语言学和人类学的关系
1.3.4 人类学语言学的新发展——言谈民族志学
1.3.5 社会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关系
1.4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题
1.4.1 核心思想
1.4.2 基本内容
1.4.3 主题线索
第二章 理论、范式和方法学
2.1 理论诠释
2.1.1 理论与框架
2.1.2 理论与假说
2.2 范式的构成及价值
2.3 方法学的重要性
2.4 社会语言学理论观评说
2.5 语言变异研究范式
2.5.1 方法学革新
2.5.2 理论探索
2.6 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贡献
2.6.1 理论概念
2.6.2 解析方法
第三章 语言变异和演变
3.1 语言与方言
3.2 地域方言
3.2.1 地域方言的形成与分布
3.2.2 地域方言的社会变异
3.3 城市方言
3.4 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模式
3.4.1 社会阶层语言变异研究模式
3.4.2 社会网络语言变异研究模式
3.4.3 实践共同体语言变异研究模式
3.5 语言变异和演变的机制
3.5.1 语言变化的限制条件
3.5.2 语言变化的语言条件
3.5.3 语言变化的社会动因
3.5.4 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
3.5.5 进行中变化
3.6 语言变异和演变的路线
3.6.1 词汇扩散
3.6.2 地理扩散
3.6.3 社会扩散
第四章 语言与性别
4.1 语言性别差异的表现
4.2 语言与性别研究的发展
4.2.1 早期的研究
4.2.2 女性语体及男女话语研究
4.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的新进展
……
第五章 言语交际和互动社会语言学
第六章 称呼语研究
第七章 双语现象和语言接触
第八章 语言与认同
第九章 语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