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
作者:张再红 著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6
丛书:学人论丛
页数:385
定价:24.00 元
ISBN-13:9787532749942
ISBN-10:753274994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引言
1.1 文化语义学的诞生、发展及其现状
1.1.1 文化语义学的诞生及其发展
1.1.1.1 语言国情学
1.1.1.2 文化语义学
1.1.1.3 国俗语义学
1.1.2 文化语义的研究现状
1.1.2.1 结构主义语义学对文化语义的解释
1.1.2.2 语言国情学对于文化语义的解释
1.1.2.3 文化语言学对文化语义的研究
1.2 文化语义研究的新视角
1.3 研究问题与语料来源
1.3.1 研究问题
1.3.2 语料来源
1.4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文化词语、文化语义及其特征分析
2.1 术语的界定和使用
2.1.1 文化词语的界定
2.1.2 词汇文化语义的界定
2.2 文化词语类型
2.2.1 概念意义表达文化内涵
2.2.2 联想意义表达文化内涵
2.2.3 熟语
2.3 文化词语的结构特征
2.3.1 文化词语的常规组合
2.3.2 文化词语的超常规组合
2.4 词语的意义类型
2.4.1 兹古斯塔的意义类型
2.4.2 罗兰·巴尔特的意义类型
2.4.3 利奇的意义类型
2.5 文化语义在语义学中的位置
2.6 文化语义的特征
2.6.1 文化语义的民族性
2.6.2 文化语义的时代性
2.6.3 文化语义的动态性
2.6.4 文化语义的隐含性
2.6.5 文化语义的地域性
2.6.6 文化语义的语境制约性
2.7 文化语义的差异模式
第三章 认知语义学范式下的词义研究
3.1 认知语义学及其研究重点
3.2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观点
3.2.1 认知意义观
3.2.1.1 经验观
3.2.1.2 突显观或注意观
3.2.2 原型语义学
3.2.2.1 经典范畴观与形式主义语义分析
3.2.2.2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范畴观
3.2.2.3 原型范畴理论
3.2.2.4 基本层次范畴
3.2.2.5 基本层次范畴词及其特点
3.2.3 框架语义学
3.2.4 认知模式理论
3.2.4.1 认知模式的四种结构类型
3.2.4.2 多义研究的认知模式
3.2.5 认知模式的语境制约
3.3 认知语义学与一词多义研究
3.3.1 Fillmore的研究
3.3.2 Lakoff的研究
3.3.3 Tyler和Evans的研究
3.3.4 Taylor的研究
3.4 认知语义学在词义研究方面的局限性
第四章 词义的文化模式表征
4.1 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模式观
4.2 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式观
4.3 文化模式的特征
4.3.1 文化模式的不科学性、不完整性和不一致性
4.3.2 文化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3.3 文化模式的动态性
4.3.4 文化模式的相互渗透性
4.4 文化模式的成因
4.5 文化模式的知识具身化
4.6 文化模式对语义的作用
4.6.1 文化模式与语义场分类细度
4.6.2 文化模式与词义的理据
4.6.3 文化模式与词义的丰富程度
4.6.4 文化模式与词语的搭配能力
4.6.5 文化模式与词义的情感色彩
4.7 文化模式与词语释义
4.7.1 文化模式与词典释义
4.7.2 文化模式与情景意义
4.8 文化模式与认知模式的关系
第五章 文化词语的意义关系模式
5.1 文化语义的建构模式
……
第六章 文化语义认知分析实例
第七章 文化语义认知研究的应用
第八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张再红,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参与编写《大学英语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新世纪大学英语听与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等教材,作为主要成员负责本校《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和建设工作。近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词汇文化语义作为各民族语言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语言学领域广为探讨。传统的词汇文化语义研究主要是基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历时和共时描写。《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拟从认知语义学和认知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文化词语意义的认知机制和意义关系模式。该研究的对象是汉英两种语言中词和短语的文化语义。由于文化语义是客观映像和主观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文化心理互动的结果,基于对文化词语的结构类型和语义特征的分析和论述,本研究提出文化词语研究的新视角,确定了文化——认知统一的文化语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将认知语义学的原型理论、框架语义学以及认知模式理论和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式理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框架。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