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史
作者:王灵桂 著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7
页数:359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505727595
ISBN-10:7505727591
去豆瓣看看 代序/1
导论/1
第一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1
一、中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基本矛盾的精神产物/3
二、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政治运动的兴起/10
三、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宗教的形成/17
第二章 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形成及其基本情况/25
一、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形成及贡献/27
二、伊斯兰教经典的形成/34
三、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40
四、伊斯兰教的宗教制度/45
第三章 伊斯兰教的教派/49
一、伊斯兰教教派产生的背景与根源/51
二、逊尼派及其教法派别/53
三、什叶派的形成、基本主张及其主要分支/57
四、哈瓦利吉派的形成及其主张/63
五、穆阿台及勒派的形成及其主张/65
六、苏菲派的形成及其分支/67’
第四章 当代国际伊斯兰复兴运动/75
一、伊斯兰复兴运动概述/79
二、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83
三、当代伊斯兰复兴与国际热点/90
第五章 丝绸之路、大唐遣使与住唐商贾/101
一、伊斯兰教创立之前的中阿交往/103
二、关于伊斯兰教何时进入中国的问题/106
三、住唐商贾与蕃坊/112
四、中国社会对伊斯兰教的初步了解/115
第六章 伊斯兰教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119
一、五代时期伊斯兰教在边疆地区的发展/121
二、宋代穆斯林数量的急剧增加/123
三、元代回回遍天下/126
四、明朝时期的伊斯兰教/135
五、清朝时期的伊斯兰教/144
六、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156
第七章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国内伊斯兰教的政策/163
一、唐朝时期“宽容接纳”的伊斯兰教政策/166
二、五代时期各割据政权的伊斯兰教政策/169
三、宋朝时其啪伊斯兰教政策/171
四、元朝时期的伊斯兰教政策/174
五、明朝时期的伊斯兰教政策/179
六、清朝时期的伊斯兰教政策/184
七、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政策/192
第八章 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199
一、伊斯兰教适应中国环境的必然性/202
二、凯拉姆体系的形成/206
三、《古兰经》的汉译活动/217
四、中国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224
五、伊斯兰教习俗的中国化/232
第九章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民族化/237
一、伊斯兰教的民族化/240
二、回回一词与回回人/242
三、中国伊斯兰教与回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的形成/249
四、伊斯兰教与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族的关系/261
第十章 伊斯兰教对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贡献/271
一、对中国科技的贡献/274
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287
第十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伊斯兰教政策的形成和发展/29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伊斯兰教政策概述/29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伊斯兰教政策的发展/30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伊斯兰教政策的基本经验/324
第十二章 关于正确对待伊斯兰教问题的思考/329
一、对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历史思考/331
二、全面、历史、辩证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35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丰富内涵/340
四、从我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发审视和处理伊斯兰教问题/345
后记/347
主要参考书目/351
王灵桂,山东诸城人,高级记者、法学博士。出版了《一脉相传阿拉伯人》《中东怪杰》等,执笔撰写了《国际关系史》,翻译了埃及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督斯的代表代《黑公的眼镜》《处女与白发》,在《经济日报》等多种报刊上发表论文150多篇。
丰厚历史沉淀力透纸背的冲击,令我产生了对各种文明、文化及思想、教义的壮阔深沉的想象。文化的力量伟大而雄浑。当今时代,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文化竞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日益频繁;交锋、碰撞愈益激烈,某种文化认知,很可能产生重大的政治、经济、地缘战略影响。其中含有“文化”与“被文化”的安全考量。由此深感“软实力”其实不软,“文化”与.“武化”共同构成国家综合实力之两轮。
从“软实力”意义上讲,一个国家,其影响之大小,与其形象密不可分。构成“国家形象”的诸因素中,除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模式之外,文化因素至关重要。一个社会,其稳定度如何,与社会和谐密切相关。构成和谐社会的原因,既取决于收入差距、就业水平、执法公正、宜居程度等经济社会条件,也与文化因素的“和而不同”密切相关,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理解、凝心聚力。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