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的哲学基础
作者:熊万鹏 著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13.8
页数:396
定价:33.00 元
ISBN-13:9787100101646
ISBN-10:7100101646
去豆瓣看看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思路
三、本书的结构
四、研究的意义
章 自由主义人权思想
节 自由主义人权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
二、从自然权利到人的权利
三、从功利主义到新自由主义
第二节 自由主义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主义
二、自由原则
三、权利本位
第三节 自由主义人权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人权思想的抽象化
二、人权内容的片面化
三、人权价值的普遍化
第二章 社群主义人权思想
节 从新自由主义到社群主义
一、社群主义的个人观
二、社群主义的社群观
三、社群主义的公益观
四、社群主义的国家观
第二节 社群主义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善优先于权利
二、权利和义务相结合
三、法律权利优先于道德权利
四、积极权利优先于消极权利
第三节 社群主义人权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人权来源的社会性
二、人权主体的综合性
三、人权内容的公益性
第三章 国家主义人权思想
节 国家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古希腊国家主义哲学
二、马基雅维里的国家主义哲学
三、黑格尔的国家主义哲学
四、吉登斯的新国家主义
第二节 国家主义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宝至上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
第五章 儒家学说与人权思想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思想
结语 人权保障的“中国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熊万鹏,现为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副司长、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人权法专业博士。 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权》、《中国发展》等报刊发表人权专业论文近10篇,其中《西方人权观的理论与实践误区》一文论文被《红旗文摘》转载。 参加三次由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北京国际人权论坛”,并提交学术论文,全部收入论坛论文集。
本书以人权与公权的关系为标准,选取了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儒家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六个理想类型,采用历史的、比较的、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了人权的哲学基础。本书认为,人权在开始只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符号,但是随着人权内涵的发展、外延的拓展,西方世界除了自由主义人权思想外,还有社群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人权思想;尤其是人权话语走向国际化后,非西方世界运用人权话语反思自家文化,在追根溯源的同时不断丰富国际人权理论。就中国文化而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具有丰富的人权思想,它对人权的理解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气质。普遍的人权不应该是单一的文化观念独于一尊的东西,而应该是不同人权文化、不同人权思想都予以认可的观念。本书强调,西方人权思想的有益成果、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今中国人权保障的哲学基础。探寻中国的人权模式,不在于以往西方的哲学观念,而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中国化,同时继承儒家文化的人性伦理和德性伦理,在融合中西、博采古今中实现中国人权观念的创造性改造和超越。本书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人权保障的“中国模式”,并对中国人权保障的观念与制度、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