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货币史话
作者:刘精诚,李祖德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3
定价:15.00 元
ISBN-13:9787509729922
ISBN-10:7509729920
去豆瓣看看 前言
一 实物货币与贝币
1 货币的起源
2 贝币——货币的雏形
3 金属称量货币的出现
二 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
1 春秋时期的金属铸币
2 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的确立
3 各国货币的融合趋势
三 半两钱和五铢钱
1 秦统一后半两钱成为法定货币
2 汉初铸币的变化
3 汉武帝建立五铢钱制度
4 王莽的币制改革
5 东汉恢复五铢钱
四 货币的混乱和衰落
1 三国的货币
2 两晋十六国的货币
3 南朝的货币
4 北朝的货币
5 实物货币地位的加强
五 从铢两钱到通宝钱
1 最后的五铢钱——隋“开皇五铢”
2 唐初的“开元通宝”及其意义
3 私铸、劣钱与通货膨胀
4 两税法后的通货回缩
5 五代十国币制的复杂混乱
6 实物货币与白银货币
六 纸币的产生
1 两宋钱币的特点
2 北宋“钱荒”的原因
3 南宋的“钱荒”与对策
4 中国货币史的新阶段——纸币的产生
5 白银货币地位的增强
七 纸币的通货膨胀
1 辽代的货币
2 西夏的货币
3 金代交钞的通货膨胀
4 元代的钞法
八 白银成为普遍通用的货币
1 明初的“洪武通宝”和“大明宝钞”
2 明代银本位制度的确立
3 明中后期铜钱的流通
4 清代银两和银元的产生
5 清代制钱和铜元的产生
6 清代的纸币
九 近代货币的变迁
参考书目
刘精诚,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6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主要著作有《魏孝文帝传》、《话说中国·空前的融合》、《中国道教史》、《中国货币史》(合著)、《中国历史大讲堂·两晋南北朝史话》等。
李祖德,男,1936年生,籍贯上海。1963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964年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历史所工作,历任《中国史研究》主编、编审,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学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方志出版社总编辑兼副社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货币史方面,有《西汉的货币改制》、《论西汉的黄金货币》以及《汉代的货币》等论著。
中国货币史是一门边缘科学。它涉及货币学、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民俗学,以及冶金、书法、美术等多种学科。一枚小小钱币的历史演变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兴衰成败;钱币的书法、造形、铸造技术等方面也无不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中国史话·制度、名物与史事沿革系列:货币史话》以大量翔实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较为系统地叙述了中国货币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同时对货币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