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志(修订本)
作者:袁庭栋 著
出版:巴蜀书社 2009.5
页数:296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807523574
ISBN-10:7807523573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释“巴”、“蜀”
第二节 关于“巴蜀文化”
第三节 巴蜀文化的兴衰轨迹
第四节 巴蜀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地理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文化发展
第二节 气候条件与文化发展
第三节 地形特点与文化发展
第四节 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
查看完整 袁庭栋,1940年生。1965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968年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工作,1983年参与筹建马蜀书这社,并在该社工作到1993年,此后成为自由文化人。著有《张献忠传论》、《解秘中国古代战争》、《古代吸烟史话》、《古代职官漫话》、《周易初阶》、《话说四川》、《历代文化名人在四川》、《锦乡成都》、《天府的记忆》、《巴蜀文化》等30余种。
四川盆地古称巴蜀,产生于这一地区的地域文化称为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志(修订本)》叙述了从古代到近代巴蜀文化发展的盛衰轨迹、主要特点,以及对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叙述中力求全面而突出重点,严谨而不枯燥。《巴蜀文化志(修订本)》认为,巴蜀文化在古蜀文明时期、汉代与唐宋时期有过三次繁荣的高峰,三度位居全国的前列。宋代以后呈现全面的衰退,清代后期才有明显的复苏。早期的巴蜀文化是自有特色、独立发展的一种文化,但与外界(包括中原文化)一直有着日趋密切的交流,在交流之中发展、创造。从宏观的高度来总结,巴蜀文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主要由移民文化而表现出来的兼容。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释“巴”、“蜀”
第二节 关于“巴蜀文化”
第三节 巴蜀文化的兴衰轨迹
第四节 巴蜀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地理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文化发展
第二节 气候条件与文化发展
第三节 地形特点与文化发展
第四节 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
第三章 民族与人口
第一节 以巴族、蜀族为主的巴蜀先民
第二节 盆地内汉民族的形成
第三节 两千年的人口增减与文化兴衰
第四节 盆地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
第四章 科技
第一节 水利
第二节 冶金
第三节 钻井术与井盐开采
第四节 天然气与石油开采
第五节 造纸与印刷术
第六节 医药
第七节 历算
第八节 织锦
第五章 学术
第一节 教育
第二节 古代巴蜀学术管窥
第三节 特色显著的汉代学术
第四节 宋代蜀学
第五节 明清时期学术的衰落与复兴
第六章 艺文
第一节 尚待完全揭破的三星堆之谜
第二节 生生不息的民间歌舞
第三节 汉代文章 冠天下
第四节 独绝一时的汉代造型艺术
第五节 唐宋诗人多入蜀
第六节 西蜀画派
第七节 源远而又多源的川剧
第七章 宗教
第一节 古巴蜀的原始宗教
第二节 道教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节 道教圣地青城山
第四节 从南方传入的佛教
第五节 大佛之乡
第六节 佛教圣地峨眉山
第七节 基督教入蜀三百年
第八章 民俗
第九章 交流
代结束语:巴蜀文化尚待探索的若干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收 起 袁庭栋,1940年生。1965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968年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工作,1983年参与筹建马蜀书这社,并在该社工作到1993年,此后成为自由文化人。著有《张献忠传论》、《解秘中国古代战争》、《古代吸烟史话》、《古代职官漫话》、《周易初阶》、《话说四川》、《历代文化名人在四川》、《锦乡成都》、《天府的记忆》、《巴蜀文化》等30余种。
四川盆地古称巴蜀,产生于这一地区的地域文化称为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志(修订本)》叙述了从古代到近代巴蜀文化发展的盛衰轨迹、主要特点,以及对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叙述中力求全面而突出重点,严谨而不枯燥。《巴蜀文化志(修订本)》认为,巴蜀文化在古蜀文明时期、汉代与唐宋时期有过三次繁荣的高峰,三度位居全国的前列。宋代以后呈现全面的衰退,清代后期才有明显的复苏。早期的巴蜀文化是自有特色、独立发展的一种文化,但与外界(包括中原文化)一直有着日趋密切的交流,在交流之中发展、创造。从宏观的高度来总结,巴蜀文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主要由移民文化而表现出来的兼容。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