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剧探佚
作者:姜燕 著
出版:广陵书社 2006.3
页数:261
定价:24.00 元
ISBN-10:7806941401
ISBN-13:9787806941409
去豆瓣看看 绪言
章 三代小诂
节 追忆夏代一段失落的历史
第二节 夏图腾小考
第三节 商族图腾与媒祭
第四节 周监三代继往开来
第五节 “神”——社会转型的产儿
第二章 藏钩戏与先戏剧的形式
节 先戏剧形式——藏钩戏
第二节 藏钩戏的性质与形式
第三节 民间藏钩之戏——《抽勾砍筹》
第三章 藏钩戏与脚色
节 说“副末”
第二节 末·旦·生
第三节 说“丑”
第四节 “末厥生”新议
第五节 古优地位解
第四章 参军戏考
节 参军戏说
第二节 参军戏之遗存
第五章 傩仪新析
节 傩——瘟疫克星
第二节 傩——军旅之魂
第三节 “傩面”新议
第四节 说“弄”
第六章 戏剧的多源性
节 蜡与戏
第二节 腊祭与剧
第七章 戏曲先声
节 韵令竞唱
第二节 酒歌·酒神歌
第三节 民歌、民舞
第四节 古曲与法曲
第五节 民间说唱
第六节 打略拴搐之遗音
第九章 民间剧本的形成与原生剧
节 民间剧本的产生
第二节 口传剧《跳张仙》、《刘结子》
第三节 蛹型戏曲——陈九龙跳(打)太平桩
第四节 民间创作小戏——《耿七公》
第五节 “连台本”戏的形成
第六节 民间全能剧
第七节 过锦戏之遗风——民间《加官戏》
余论
参考书目
后记
姜燕,1938年4月生,江苏高邮市人。1960年5月高邮师范毕业。1960年8月分配金湖文教局。长期于基层从事教育与文化工作,历任教师、文化站长、文化馆长、文艺股长、县文联秘书长等职。著有《神童甘罗》、《香火戏考》(待刊),参编《金湖民间三套集成》。发表《金湖秧田锣鼓》
一九一三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戏剧开山之作《宋元戏曲史》,开启了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大门。立志于戏曲学的探索者们,群英荟萃,戏曲学研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了利用地下文物为参照的戏曲考论,取得了切实可观的成果,山西师范大学戏剧研究所《中国戏曲文物图论》便是精当的一例。
纵观各版《中国戏剧史》,在戏剧起源问题上研讨很激烈,但落到实处只是“轻描淡写”一笔代过。其他论点也不过是“三下文章一大抄”的转录而已。作为“中国戏曲的发展与演变,是由脚色而推动”的理念,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戏剧”起源的焦点,是以脚色的形成问题上。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