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
作者:李难 编著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9
页数:197
定价:22.00 元
ISBN-13:9787309067477
ISBN-10:7309067479
去豆瓣看看 1 研究概述
1.1 简史
1.2 基本概念
1.3 主要环节
1.4 意义和方法
2 取食
2.1 菌类的“吸收”方式
2.2 植物的“光合”反应
2.3 动物的“觅取”行为
2.4 觅食行为进化实例
2.5 灵长类食物结构引发的思考
3 动物的性行为
3.1 性的起源
3.2 动物性行为的进化
3.3 性行为进化实例
4 人类的性行为
4.1 男女性别特征及其形成
4.2 人类性行为及其进化
4.3 性爱与美感的外貌特征
5 哺乳
5.1 原始的哺乳行为
5.2 乳房的进化
5.3 人类哺乳引发的社会风波
6 视觉行为
6.1 达尔文论视觉起源
6.2 远古地球上的有眼动物
6.3 视觉器官形成的阶段
6.4 人类视觉与心理状态
7 通讯行为
7.1 通讯方式的类型
7.2 通讯信号起源实例
7.3 通讯系统的起源和发展
8 争斗
8.1 争斗的类型
8.2 有节制的争斗
8.3 最优争斗方法
8.4 争斗中的“有产者”原则
9 模仿
9.1 模仿的一般概念
9.2 模仿的起源
9.3 模仿的实例
9.4 模仿与教育及科技进步
9.5 依赖模仿的负面影响
10 社群行为
10.1 什么是社群行为
10.2 社群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10.3 社群的类型和等级序列
10.4 社群行为的起源
10.5 社群行为与早期人类
11 利他行为
11.1 利他行为实例
11.2 利他行为的选择效应
11.3 威尔逊论利他行为I
11.4 人类的利他行为
12 行为进化的生理基础
12.1 信息素
12.2 激素
12.3 神经系统
12.4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
13 行为进化的机制
13.1 遗传变异
13.2 自然选择
附录一 行走和飞行的起源
1.动物四足行走的起源
2.人类直立行走的由来
3.鸟类飞行起源的两种学说
附录二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行为
1.地震及其前兆现象
2.震前动物的异常行为
3.为什么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
4.有关动物预报地震的探讨
李难,进化生物学资深学者。早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历任上海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全国高师生物进化论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会员。撰写《生物进化论》(1982)、《进化论教程》(1990)、《进化生物学基础》(2005)系列高校生物进化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性的推荐教材,前后重印26次,尤其对我国生物学界年轻一代的科学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作者深信行为进化的意义,在国内的进化论教材中他首先把“行为进化”作为独立章节引进教材,进入课堂。
作者学识广博、思路开阔。他在生物学、哲学、艺术等几个内容迥异的领域中作出贡献。在上述方面他发表了180万字的著作和论文,他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授西方美术史教学达8年之久;他到过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参观和访问,那里的学术氛围和风土人情都为他的工作提供信息和启示。
《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对多种生灵包括人类本身的取食、求偶、争斗、模仿等十多种行为作了有选择的描述,初步揭示了它们的某些进化轨迹。内容丰富,趣味盎然,文笔流畅,通俗易懂。其中还涵盖了相关的生物学、社会学和哲学命题,给不同层次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以新的思考和启迪。
书中收集了与内容密切相连的各类图片120幅,包括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精美作品,并配有简明、生动的文字描述,为读者提供更为愉悦的视觉享受。
行为与进化都是难解的谜团,《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将它们联系起来,并涉及一般动物和人类两个方面,这样的著作颇有特色,在国内也极为少见。相信《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