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下)
作者:(清)吴谦 等编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
页数:1205
版本:2
定价:42.00 元
ISBN-10:7117007281
ISBN-13:9787117007283
去豆瓣看看 医宗金鉴 卷四十四
妇科心法要诀
调经门
妇科总括
天癸月经之原
妇人不孕之故
月经之常
月经异常
外因经病
内因经病
不内外因经病
血色不正病因
气秽清浊病因
愆期前后多少
经行发热时热
经行寒热身痛
经行腹痛
经行泻吐
错经妄行成吐衄崩
经水过多兼时下白带
调经证治
先期证治
过期证治
经行发热时热证治
经行身痛证治
经行腹痛证治
经行吐泻证治
经行吐衄证治
调经门汇方
经闭门
血滞经闭
血亏经闭
血枯经闭
经闭久嗽成劳
妇人经断复来
室女经来复止
师尼室寡经闭
血滞经闭证治
血枯血亏经闭证治
经闭久嗽成劳证治
妇人经断复来
室女师尼寡妇经闭证治
妇病难治
诊看妇人须先问经期妊娠
经闭门汇方
医宗金鉴 卷四十五
医宗金鉴 卷四十六
医宗金鉴 卷四十七
医宗金鉴 卷四十八
医宗金鉴 卷四十九
乾隆时期太医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1689~1848年),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完善简要的一种。
吴谦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且奏效甚速”,使乾隆帝很快就痊愈了。吴谦等因而受到了嘉奖。在为宫廷服务期间,吴谦多次受到这样的恩赏。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
吴谦崇尚仲景学说。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 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帝敕命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国力鼎盛,宫廷医学也达到顶阶段。乾隆皇帝务求标榜文治,于乾隆四年(1739)下谕太医院编纂医书:“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由大学士鄂尔泰和亲王弘昼督办,任命御医吴谦、刘裕铎担任总修官(相当于主编),陈止敬担任该书的经理提调官。为保证医书的质量,选派有真知灼见、精通医学、兼通文理的学者共同编纂,设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武维藩等作为纂修官参加了编写。此外,还有审效官、誊录官等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编写工作。编撰中,不仅选用了宫内所藏医书,还广泛征集天下新旧医籍、家藏秘籍和世传良方。
1742年,《医宗金鉴》纂修完成,乾隆帝赐名为《医宗金鉴》,并御赐编纂者每人一部书、一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自1749年起,清太医院将《医宗金鉴》定为医学生教科书;这部书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读者的欢迎。
本书刊行于清乾隆七年(1942),是当时政府编篡的一部医学丛书。
本书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示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示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等14个部分。
由于本书的内容,切合实际,简明扼要,因此,二百多年来,一直作为广大中医初学中医的必读书。今据“武英殿”刊本排印,以供广大中西医务人员学习中医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