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弗吉尼亚,比格奈克
耐心是一种美德,科技股分析师们巧舌如簧,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他们的判断可能大错特错。一只好股票是你能想到的最棒的财富制造机器,但是,股市要求你具备勇气和耐心。
第二章:亚利桑那联大
乔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他直奔纽约,兜里揣了500美元,满怀憧憬。他想当一名华尔街的分析师……纽约的街道该是金子铺的吧,他肯定能赚到很多钱。
第三章:纽约和公司
公司里的投资组合经理是一群高高在上的贵族,而分析师就是他们年轻精锐的骑士。这些婆罗门和运营部的杂役们没有交集。
第四章:向前冲,向上爬
当上投资组合经理是每个分析师的梦想,他们展开激烈竞争,努力展现自己的聪明、警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对投资的准确判断。
第五章:危机与抗争
让乔心惊肉跳,也让投资委员郁闷的是,科技股继续攀升。他们刚抛掉思科,思科就大涨。至于整个科技股板块,纳斯达克指数从1998年10月初的1 500点涨到1999年底的4 000多点。
第六章:跳槽
“我们这儿做投资的分三类人:追涨队员,钟爱上涨的股票,不在乎什么估值,只买入价格动向明显的股票;极客,量化专家,靠电脑上的模型买股票;还有一根筯,价值投资者,换句话说,他们买入那些恶心难看的股票,因为那些股票便宜。”
第七章:普利斯通
米奇相信,建仓的时机应该由价格趋势来决定。仅仅估值本身是不够的,如果把估值作为唯一的建仓标准,往往会陷入价值陷阱。他决定,一只股票无论多便宜,只要它还没显示出积极上行趋势。同理,一只股票无论多贵,出了多么负面的消息,只要向下的价格趋势还未形成,他也不会卖空。
第八章:极客的复仇
一段时间之后,米奇和乔总结出了可以用来预测一只股票将会跑输大市的14条特征。这些特征不时变动,但基本面的脆弱、分析师对盈利预期的巨大分歧所显露的不确定性、低现金流、高市盈率都是最有力的信号。就算这些信号的强度月月都在变化,但整个熊市期间,它们似乎始终都是有效的判断依据。
第九章:这才是生活
要想摸透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就得跟他打18洞高尔夫;这比做多少年生意都更能了解一个人。斯波肯说:“你会把钱交给谁管?是在第18洞还能长距离推球入洞捉小鸟的选手,还是明明只有他一个人能补差杆、还打丢了的软蛋?”
第十章:黄金时代
在人们眼里,乔是对冲基金界闪闪发光的新星。他喜欢有钱和受人尊重的感觉。整整三年的成功,没人再会说他只是昙花一现。另外,现在,他也对自己的投资才能建立了自信。
第十一章:佩洛特家的晚餐
在格林尼治,买地绝对是很好的投资。成功的对冲基金人士都喜欢住在这儿。拥有土地也是一种分散投资的方式,可以抗通胀。而且,土地这东西看得见摸得着,不同于纸上富贵和数字游戏。
第十二章:重大决定
中上产阶级住在带双车位车库的房子里,清洁工一周来两次,出门关心的是航空公司给不给他们升舱。有钱人住在带酒窖的宅子里,家里有几个住家保姆和厨师,坐民航从来不是他们的选项。他们有NetJets租机合约,若是着实有钱的,会自己拥有飞机。
第十三章:风调雨顺
2000年代中期,成百上千的新对冲基金诞生,创建它们的是野心勃勃的单身多头投资经理、股票推销员、交易员,以及从坏孩子到退休投资银行家在内的各路奇人。新基金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入云霄。
第十四章:不可能事件的高度可能
索罗斯说,世界史上,社会财富创造和财富破坏的周期总是交替往复的。财富积累的周期能维持两代—60年,然后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30年的财富破坏期。他指出,人类历史上最长的财富创造期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1947年开始,不多不少维持了60年。
第十五章:2008:流年不利
2008年下半年,曾经繁华而不可一世的华尔街已成满目疮痍的凶邪之地,就像1945年大轰炸后的德累斯顿。夜幕降临,每个华尔街人都要承受恐惧、痛苦和孤独。
第十六章:丑恶的年代
杠杆和骄傲是致命的祸根。杠杆生自人们的贪婪,如今也可怕地放大了他们的损失。自我膨胀令他们拼命追求极度奢侈的生活。所有这一切相加,导致了他们在经济上和感情上的破产。危机使许多矛盾浮出水面,撕裂了生活的经纬。
第十七章:收场
如果人们能以史为鉴,那该有多少教训可供汲取!但激情和党派之见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而经验之光不过是船尾的灯盏,照亮的只有身后的波澜。
尾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