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作者: 刘师培
出版:岳麓书社 2011.12
丛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页数:98
定价:13.00 元
ISBN-13:9787807617457
ISBN-10:7807617454
去豆瓣看看 出版说明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三课 附录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甲 傅嘏及王何诸人
乙 嵇阮之文
丙 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
丁 总论
查看完整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1902年中举,l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与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l919年ll月20曰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刘师培(申叔)在北京大学教学时编的。这虽然是一本提纲举要的讲义,却为当时的学者所推重,也不失为一本评议翔实、条贯清晰的重要著作。
本书着重介绍了汉魏之际的和魏晋文学的变迁,以及宋、齐、梁、陈文学的概略。繁征博引,资料弘富,编者还分门别类加入简明扼要的论述或案语,使全书眉目清楚,次序井然;它的另一特点,是尽可能引用当时的文学评论资料,来论证和阐明那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及其演变的情况,也表明了那一时期的文学批评的兴盛和嬗变情况。正是由于编者采取了比较客观的分析、综合方法,中间很少夸饰,所以读者还可以根据这些资料,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发明。美中不足的是编者没有把他的见解全部写出来。
出版说明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三课 附录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甲 傅嘏及王何诸人
乙 嵇阮之文
丙 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
丁 总论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甲 宋代文学
乙 齐梁文学
丙 陈代文学
丁 总论
甲 声律说之发明
乙 文笔之区别
后记
^ 收 起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1902年中举,l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与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l919年ll月20曰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刘师培(申叔)在北京大学教学时编的。这虽然是一本提纲举要的讲义,却为当时的学者所推重,也不失为一本评议翔实、条贯清晰的重要著作。
本书着重介绍了汉魏之际的和魏晋文学的变迁,以及宋、齐、梁、陈文学的概略。繁征博引,资料弘富,编者还分门别类加入简明扼要的论述或案语,使全书眉目清楚,次序井然;它的另一特点,是尽可能引用当时的文学评论资料,来论证和阐明那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及其演变的情况,也表明了那一时期的文学批评的兴盛和嬗变情况。正是由于编者采取了比较客观的分析、综合方法,中间很少夸饰,所以读者还可以根据这些资料,作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发明。美中不足的是编者没有把他的见解全部写出来。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