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美学(修订插图版)(双色国际32开)
作者:李泽厚 著
出版: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 2001
页数:350
定价:36.00 元
ISBN-10:7805639345
ISBN-13:9787805639345
去豆瓣看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礼乐传统
一 “羊大则美”社会与自然
二 “乐从和”:情感与形式
三 “诗言志”:政治与艺术
第二章 孔门仁学
一 “人而不仁如乐何?”:人性的自觉
二 “游于艺”、“成于乐”:人格的完成
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的领悟
查看完整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国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已卯五说》等书。
《华夏美学》与《美的历程》构成中国美学史的内外篇,均系李泽厚先生讨论中华传统美学的专著。本书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华夏文化强调理欲交融的非酒神型特征,从内部描述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今配以精美插图,与《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相互补充,结为一体。
一般来说,中国艺术固然不同于西方那种细致模拟有限现实场景、故事的再现性的古典作品.也同样少有西方近代那种以强烈个性情感抒发为特征的表现性的作品。相对来说,中国作品中个性情感一般很不突出,大都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它的情感表现中有比较具体和具象的自然的社会的再现内容,而它的这种再现具体现实又不离开情感的表达.这两者经常混同交融,合为一体。所以,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性情,即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礼乐传统
一 “羊大则美”社会与自然
二 “乐从和”:情感与形式
三 “诗言志”:政治与艺术
第二章 孔门仁学
一 “人而不仁如乐何?”:人性的自觉
二 “游于艺”、“成于乐”:人格的完成
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的领悟
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道德与生命
五 “日新之谓盛德”:天人同构
第三章 儒道互补
一 “逍遥游”:审美的人生态度
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审美对象的扩展
三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关于意识
第四章 美在深情
一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生死再反思
二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本体的探询与感受
三 “立象以尽意”:想象的真实
第五章 形上追求
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永恒与妙悟
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韵味与冲淡
三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回到儒道
第六章 走向近代
一 “师心不师道”:从情欲到性灵
二 “以美育代宗教”:西方美学的传入
三 载体与范畴
结语
^ 收 起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国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已卯五说》等书。
《华夏美学》与《美的历程》构成中国美学史的内外篇,均系李泽厚先生讨论中华传统美学的专著。本书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华夏文化强调理欲交融的非酒神型特征,从内部描述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今配以精美插图,与《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相互补充,结为一体。
一般来说,中国艺术固然不同于西方那种细致模拟有限现实场景、故事的再现性的古典作品.也同样少有西方近代那种以强烈个性情感抒发为特征的表现性的作品。相对来说,中国作品中个性情感一般很不突出,大都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它的情感表现中有比较具体和具象的自然的社会的再现内容,而它的这种再现具体现实又不离开情感的表达.这两者经常混同交融,合为一体。所以,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性情,即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