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
作者:肖宗志 著
出版:巴蜀书社 2007.6
页数:414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806599990
ISBN-10:7806599991
去豆瓣看看 序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选题的意义等
第一章 候补文官的分布与人事管理
第一节 候补文官内涵的界定及其他
第二节 候补文官的分布与成因
第三节 候补文官存在的必要性
第四节 候补文官的人事管理
第二章 候补文官群体及其特征
查看完整 肖宗志,1964年生,湖南常德人,南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名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史学博士学位。已在《清史研究》《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省级课题三项。
候补文官属于官僚阶层中的一部分,也是清代社会群体之一。在晚清,特别是咸丰军兴以后,由于政治变迁和社会转型,候补文官群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分布于中央和地方各省,直接参与行政和社会事务,与晚清政治之间有直接、持久和深刻的互动影响。本书以晚清候补文官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候补文忱与晚清政治的互动关系为基本框架和主线,概括候补文官群体的基本特征和在晚清的基本状态,分析他们的职务活动,甚至非职业务活动对晚清政治的影响。同时探讨候补官员群体在从事政治事务时,他们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从候补现象严重化以及候补冗官问题难以克服的角度,管窥中国专制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特征。本书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851-1911年。
序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选题的意义等
第一章 候补文官的分布与人事管理
第一节 候补文官内涵的界定及其他
第二节 候补文官的分布与成因
第三节 候补文官存在的必要性
第四节 候补文官的人事管理
第二章 候补文官群体及其特征
第一节 候补文官群体的构成
第二节 候补文官群体的特征
第三节 候补文官的社会流动
第四节 候补文官的生活与心态
第三章 候补文官与传统事务
第一节 晚清传统事务及其新变化
第二节 职事:常规和临时事务
第三节 传统职事与候补文官的互动影响
第四节 具有双重特性的差委制
第四章 候补文官与新式事务
第一节 候补文官从事实业经营与管理
第二节 候补文官投身外交和宪政事务
第三节 候补文官参与军警和教育事务
第四节 候补文官的应变与自变
第五章 候补冗官与晚清吏治窳败
第一节 对法定任用制度的冲击
第二节 候补文官的素质和能力低下
第三节 奔竞和滥用对官场风气的破坏
第四节 “掠夺式”的署缺与差使
第六章 矛盾与变革:候补冗官因果链
第一节 候补冗官问题:矛盾汇结点
第二节 晚清官绅的改革建议
第三节 晚清政府对候补冗官问题的调整
第四节 两难:清季改革候补冗官问题的结局
结语
征引史料与参考论著
后记
^ 收 起 肖宗志,1964年生,湖南常德人,南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名学学士、法学硕士和史学博士学位。已在《清史研究》《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省级课题三项。
候补文官属于官僚阶层中的一部分,也是清代社会群体之一。在晚清,特别是咸丰军兴以后,由于政治变迁和社会转型,候补文官群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分布于中央和地方各省,直接参与行政和社会事务,与晚清政治之间有直接、持久和深刻的互动影响。本书以晚清候补文官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候补文忱与晚清政治的互动关系为基本框架和主线,概括候补文官群体的基本特征和在晚清的基本状态,分析他们的职务活动,甚至非职业务活动对晚清政治的影响。同时探讨候补官员群体在从事政治事务时,他们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从候补现象严重化以及候补冗官问题难以克服的角度,管窥中国专制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特征。本书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851-1911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