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
作者:彭锋 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
丛书:博雅爱智文丛
页数:287
定价:25.00 元
ISBN-10:730108465X
ISBN-13:9787301084656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自然美的困惑与环境美学的举起
一 自然美的困惑
二 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背景
三 环境美学举起的时代背景
第二章 对自然的审美经验
一 对自然的两种审美经验
二 审美经验:从感性认识、无利害观赏到内在感知
三 朱光潜对分离式和介入式审美经验的认识和初步调和
四 审美经验与现象学还原
五 自然经验的美学意义
第三章 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
一 自然的观念
二 自然美的观念的导出
三 美的观念
四 审美世界作为呈现性世界
五 自然美的意义
第四章 自然全美: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观念
一 肯定美学与自然全美
二 古希腊的自然全美观念
三 浪漫文学艺术中的自然全美情绪
四 环境改革运动中的“自然全美”主张
五 当代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主张
六 庄子与自然全美
第五章 自然全美的科学证明
一 科学在自然审美中的作用
二 对艺术的欣赏习惯
三 自然全美的科学证明
四 批评和展望
第六章 康德和自然美学
一 审美判断是反思判断
二 自然的形成的合目的性
三 愉快
四 自然美
五 康德没有发现任何丑的东西
第七章 阿多诺论自然美
一 自然美的消失
二 对启蒙理性的批判
三 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辩护
四 重新发现自然美
第八章 杜夫海纳论自然美
第九章 中国自然美学的哲学基础
彭锋,1965年生,湖南祁东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西比较美学。出版学术著作有:《美学的感染力》、《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美学的意蕴》、《生与爱——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哲学根源》、《实用主义美学》(翻译)、《哲学实践》(合译)、《中国文化导读》(合著)等。
持续了几百年的工业化造成了人类精神中的一个奇特现象:对自然的审美成了一种需要恢复的能力。作者力图在社会与自然日益紧绷的张力之下,从中国传统的儒道禅到康德、杜夫海纳的思想资源中,为自然之美梳理出理论支撑。
比价列表